白沙高度重视林下菌菇产业发展,建立“党委主抓、政府主推、部门助推、村级实施”的工作机制,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与企业共话林下菌菇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探索橡胶林下种植多元化发展路子,有效实现“林下+菌菇”向“林...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白沙聚焦“橡胶林地利用率低”这一难题,广泛开展调研,摸清家底,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林地特点,采取打造种植基地、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培养技术人才等一系列措施,破解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堵点,有效推进橡胶林下种植多元化、效益化发展。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促进品质效益双提升 今年,阜龙乡...
在村里的一处橡胶林,符国华和村民们在树间开垦出了整齐田垄,种着虎奶菇、红托竹荪等食药用菌,“去年我们完全自主种植虎奶菇,我开辟出15亩橡胶林地,纯赚了9万多元(人民币,下同)。”符国华说,这仅是一个周期三个月的收入,堪称“林下生金”。白沙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有百万亩橡胶林。当国际乳胶价格低...
7月21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成片的橡胶林下,一垄垄拱出土包的虎奶菇、虎乳灵芝、赤灵芝等食药用菌长势喜人,已种植橡胶二十多年的李亚电摊开手,算起了他的增收账本。在白沙青松乡的一片橡胶林里,村民正在种菌包。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青松乡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东侧,气候常年温润,土...
“去年,我们通过对示范基地土壤跟踪检测发现,种植红托竹荪一轮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相当于节省了每亩400元左右的肥料投入。”邢福顺说,合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科学设计产业模式,白沙橡胶林下经济产业前景可观。 走出乡村振兴之路 天然橡胶产业为山区农民增收稳收和促进白沙11个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是白...
新春走基层 | 白沙:橡胶林里话丰年 橡胶,在白沙的经济占比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种植规模达104.7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民营橡胶种植县。目前,白沙有天然橡胶加工厂1个、收购网点211个,年产干胶近4.9万吨,人均种植橡胶面积达6亩,农户种植覆盖率达95%,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白沙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利用百万亩橡胶林发展林下经济。近日,在白沙一食药用菌种植基地,菌菇大棚内生机盎然,一颗颗红托竹荪从菌棒上探出“脑袋”。橡胶林下种食用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好似林下种“宝”。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觉枫介绍,红托竹荪每亩可种植5000个菌包...
海南岛的热带阳光,炙烤着这片红土地。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并非只有橡胶树的单调绿色。这里,一场悄然发生的“绿色革命”正在改写着当地村民的命运,在7700亩的橡胶林下,一朵朵菌菇破土而出,谱写着增收致富的动人乐章。这片土地,曾经是典型的橡胶种植区。一排排橡胶树挺拔地站立着,像...
近年来,白沙在橡胶林下种植了超1.3万亩菌菇,因原生态的种植加工环境,优异的产品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小小的菌菇,不仅成为菌菇爱好者的“心头好”,更“链”就一条大产业,带动广大菌农致富,绘就了林下新“丰”景。 识菌 橡胶林下藏“珍品” ...
三月的海南,阳光晴好。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胶林吐露出的新芽在阳光下散发出娇嫩的金黄色,展现出特有的初春之美。据悉,海南橡胶种植面积达到786万亩左右。随着气温的回升,大片大片的橡胶林也迎来了抽芽发枝的好时节。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承贤 陈永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