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作 《琵琶行》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秋,当时他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
白居易《琵琶行》的写作背景是: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上表主张严缉刺杀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天,他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时偶遇一位被抛弃的歌女,结合自己的遭遇创作了此诗。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与文学成就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白居易正任江州司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相当丰富,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说起。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白居易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对这种社会现实深感忧虑,也通过...
白居易的琵琶行的写作背景: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知识拓展: 琵琶行 / 琵琶引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
《琵琶行》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深秋,当时白居易四十五岁,担任江州司马一职。司马虽为州刺史的佐官,负责军事事务,但白居易此时并无实权。在遭受无辜贬谪后,他起初还能保持恬静心态,与几位挚友一同游览山水。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浔头遇见了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两人彼此倾诉,共同...
1.元和十一年(816年)创作的《琵琶行》。白居易在担任谏臣期间,敢于直言不讳,体恤百姓疾苦,创作了许多讽刺诗篇,惹得唐宪宗震怒,惹得朝廷大臣不满。元和十年,藩镇李师道派遣人暗杀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在仓促之间,上奏缉拿刺客,得罪了朝廷,被斥责越俎代庖,贬为江州刺史,还诬告他“甚伤名教”,《新井》《...
根据历史背景,解说白居易名作《琵琶行》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虽然暂时处于平静状态,但是,暗流涌动,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811年,白居易母亲去世,年五十七,白居易回到老家渭北下邽丁忧,守孝三年。814年,丁忧结束,白居易回到长安,任太子官署的官员。唐宪宗并不喜欢他,加之以前他任言官得罪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具体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这一年,白居易因上书直言政治得失,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这个时期,白居易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愈发明显,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凉。 在江州任职期间,白居易深切地感受到了官场的黑暗与民间的疾苦。这种深刻的社会体验,使得他的...
1.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2. 当时,白居易因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得罪了唐宪宗和权贵,先是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再被贬为江州司马。3. 江州被视为“蛮瘴之地”,司马一职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4. 他在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