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太原人,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北)人。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与元稹、刘禹锡酬唱很多,分别有“元白”、“刘白”之称。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再见湘灵,白居易泪如雨下,挥笔写下一首悲伤的诗句:“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彼时的白居易自身也是泥菩萨过江,无法给予湘灵过多帮助。等到9年后,他的境遇有所改变,他再次去寻找湘灵时,却再也无法找到她的踪迹。 这一次,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彻底剧了终。但是,在他...
此诗虽然短小,但却成了传诵不衰、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原诗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建安人,隐居西湖之滨,是南宋中期“江湖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叶绍翁在大咖云集的南宋诗坛并不算顶流诗人,但自从他的《游园不值》问世,这位诗名不显的...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始栽培枇杷,到唐代已极为普遍,白居易有诗“淮山侧判楚江阳,五月枇杷正满林”,写出了枇杷盛栽的景色。也是从唐宋时期开始,枇杷就被看做高贵,美好,吉祥,繁荣的美好象征。 #春日打卡#数码想法创作大赛 @知乎数码 +2 发布于 2024-02-11 23:03・IP 属地河南 ...
题目选出下列对《钱塘湖春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
#背古诗 第913首#背诗打卡 《句》唐•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赏析):这是白居易新科进士后在慈恩寺题写的一句诗,全篇就这有这一句,意思是在所有中进士的十七人中自己是最年轻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得意之情。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会后,都前呼后拥前往慈恩寺,聚集在专供题名用的题...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一句反衬江面平静,展现江岸辽阔 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5)王维诗歌“诗中有画”,优美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词作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大意是说: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白居易的诗句,一味悲叹容颜易老,时光飞逝。 苏轼一反前人之意,他认为白居易的诗句未免太过于消沉,于是他反其意而用之...
第四句看上去像是原创,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诗都没有,但是有专家认为最后一句,也有可能是化用了白居易的《感樱桃花,因招饮客》一诗中的名句“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看上去还是比较相似,可能这一句正是来自这首诗,当时诗人读了白居易的作品,突然来了灵感,从而化用了白居易的诗意。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这句诗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不是爱情,但是诗词君觉得很适合“情有独钟”的爱情,所以来说一说。 我的知心人去了,剩下我独自一人,就算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在我眼里,它也是空荡荡的。 喜欢的人走了,心就空了。再繁华的长安城也无法令我开怀。意思就是你走了,再好看的风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