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 注释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从字面意义上解读,首句“白发三千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头上白发的长度,形象地表达了白发之多、之长。接着,“缘愁似个长”则揭示了...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考查知识点:诗文默写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二、创作背景 《秋浦歌》是李白的一组五言绝句,共十七首,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当时李白离开长安,前往安徽一带...
【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中愁苦才会有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从何处染上了这一头白发?缘:因为。个:这样,这般。秋霜:指白发。©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
【题目】23秋浦歌(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①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③得④秋霜⑤【注释】①缘愁:因为忧愁。缘,因为,由于。②似个:像这么。似,像。个,这么,那么。③何处:什么地方,从哪里。④得:得到。⑤秋霜:指白发。形容头发像秋天的霜一样白。诗词译文(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 ...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其十五)》注释: 1、个:如此,这般。 2、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秋浦歌(其十五)》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作者】李白 【朝代】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古诗词#中华好诗词#图文伙伴计 - 笃学问道于20240814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