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之处,或高山,或塔楼,皆为制高点,寓意生活长久、幸福久长。而饮菊酒,亦是重阳之习俗,菊花自古被视为长寿之象征,酿制成酒,寓意延龄增寿。 “登高饮菊酒,人共醉重阳”,此言描绘了重阳佳节,人们相聚一堂,登高望远,饮菊酒共醉之欢乐场景。其中,“登高”与“饮菊酒”皆为重阳之习俗,而“人共醉重阳”则表达...
菊花具“养性上药,能轻身延年”之效用, 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 重阳赏菊,愿长寿安康。 饮菊花酒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 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 ——顾况《黄菊湾》 除了赏秋菊, 饮菊花酒也是重阳的重要习俗之一。 落花成佳酿,美酒醉人心。 ...
通过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美好,让这份美德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登高饮菊酒,人共醉重阳。”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意的描绘,更是对重阳节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诠释。在这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节日里,我们应携手并进,登高望远,赏菊品酒,共话桑麻情,让...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
登高望远赏丹枫,初九重阳节日崇。作赋承恩须鬓改,盈樽举酒笑言同。茱萸拾佩浮仁泽,菊蕊馨香掠惠风。祭拜先人施顶礼,康宁静好泰昌隆。05.重阳念恩 登高望远赏枫妍,初九重阳节日天。笔绘金秋拈妙语,盈樽玉露话清篇。茱萸拾佩依寒藻,菊蕊馨香掠晚烟。祭拜先人施顶礼,康宁静好泰隆绵。06.秋寒有感 秋深...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在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祭祖等习俗,这些习俗构成了中国人共同的节日记忆。诗人们用诗词记录重阳节,他们或欣喜、或悲伤,穿越千年之后,依然能打动你我。今天分享10首最经 - 娓娓道来爱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村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注释] (1)万山:又称汉本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北。张五:生平不详,五是弟兄间的排行。诗题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僵》·《九月九日见...
登高饮菊酒 人共醉重阳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 农历九月初九日 阳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
尽情欣赏秋日的美景,大家举起酒杯,饮一口菊花酒,共同庆祝着节日的到来!这是多么舒适的一个环境,也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随笔于2023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感而发!此时此刻,面对着此情此景,正可谓是:登高饮菊酒,人共醉重阳……(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