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古诗《登飞来峰》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登飞来峰》 1、老师背诵《登飞来峰》这首古诗并走上三尺讲台。 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古诗。 2、老师让会背诵这首古诗的同学说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说出它是一首什么诗,以及它表现的...
《登飞来峰》教案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的王安石正是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设计理念(课标、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云遮蔽双眼,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宋代的苏轼来到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又会看到什么呢? 课外作业: (1)自学《题西林壁》。 (2)查阅王安石的资料,看他的远大理想最终是否得以实现。 登飞来峰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三、介绍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二...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诗歌,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意,并能熟读、背诵、默写;体会本诗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
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库里有大漠孤烟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田园的牧歌有金戈铁马的阳关今天我们来到杭州的飞来峰上看看北宋诗人王安石会写下怎样壮丽的诗篇 登飞来峰教案(通用12篇) 登飞来峰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诗歌,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意,并...
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为自己储备知识,积蓄能量,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教学日历》:教学日历第1篇一、合格的《讲稿》、《教案》、《教学日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
《登飞来峰》教案 篇1 一、导入 北宋的王安石,是有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
《登飞来峰》教案 篇1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唐代的三首诗,接下来要学的是宋代的两首诗。先学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教师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3、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4、全体学生齐读。 5、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诗意。
导课: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库里,有大漠孤烟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田园的牧歌,有金戈铁马的阳关,今天我们来到杭州的飞来峰上,看看北宋诗人王安石会写下怎样壮丽的诗篇? (二)推测诗人,品题目。 1、诗人登上飞来峰,猜测诗人是以何种气势来“等”飞来峰的?他会写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