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桥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城关东面的仙溪上的桥梁。南宋淳熙十六年,当地人黄维文、郑谊主持建造,桥长15丈(约50米)。清初重修,乾隆年间毁坏,由郑氏家族重新建成石梁桥。建设经过 位于永春县城关东面的仙溪上。南宋淳熙十六年,当地人黄维文、郑谊主持建造,桥长15丈(约50米)。清初重修,乾隆年间毁坏,由...
这块石碑立于清代顺治三年,它的出土,意义非凡:首先,它确定了单桥的建造者刘尚用,曾经在杜林河头建石桥;其次,它讲道,建桥者并非刘尚用一人,而是一个以刘尚用、石守志、王自道三人为核心的建桥群体,他们共同努力,建造了登瀛桥与单桥;最后,它确定了刘...
登瀛桥,又称杜林石桥,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杜林镇内滹沱河故道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三孔二拱石桥,全长66米,宽7米,跨径11.3米。桥两侧共有石望柱26根,上雕有猴、狮、佛像等。望柱之间设有栏板44块。栏板刻神话故事、古典戏剧、花卉、飞禽走兽等,刻工细腻,形象逼真。整座石桥造型美观...
登瀛桥盐城临海,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水多桥多。在市区,登瀛桥可是盐城的象征与标志。登瀛,是一座桥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姓名。相传清初盐城有两个叫“登瀛”的人,一个叫李登瀛,一个叫沈登瀛。这两个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可是家境不同。李登瀛有万...
登瀛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区西门外,横跨串场河上,最早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景色描述 登桥临水,在落日余辉中,看水中倒影,令人赏心悦目。《登瀛晚眺》诗 清人高岑题《登瀛晚眺》诗云:众仙携手共登瀛,入画芳菲一望平。近郭夕阳晴更好,照人春色晚逾明。绿杨芳草花边路,红杏青帘柳外城。日落长歌连辔...
“登瀛”二字取是登上瀛洲,到达神仙居住的地方之意。东莞登瀛桥,坐落于望牛墩圩镇望溪河上。据记载,此桥乃清同治十年东莞登瀛桥(1871年)举人伦常(望联六坊人)带头集资兴建,桥用红石砌成,呈半园拱形,长九米,宽2.65米。桥面顺园拱形设三个平台,以步级连接,上落共27级。桥两侧是浮雕石栏。高零点5...
"船家,这座桥可有什么故事?""嗬,您问着了。这登瀛桥啊,可不是一般的桥,它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夕阳西斜,我站在串场河畔,望着眼前这座横跨河面的水泥桥梁,听着老船夫娓娓道来。"那是清同治年间的事了。那时候的盐城,还没有现在这般繁华。串场河上往来的船只倒是不少,可这河上连座...
在蓬莱水城小海偏北部的葫芦形丫腰处,1995年修起一座东西走向的五孔石拱桥,称之为登瀛桥。其实在这座新建的石拱桥之前,这里曾有过一座木桥,是民国时期修建起来的,这座木桥当时称为天桥。后来水城北面的水门上面的横桥亦被称作天桥,水城小海的港口码头便被称作天桥口。在横跨小海的这...
盐城登瀛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区西门外,横跨串场河,初为石桥,现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清同治年间,此地有位名为沈登瀛的人,为方便行人,出资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永丰桥”。为了让桥经久耐用,沈登瀛在桥南买了百亩土地作为“桥田”,并派专人管理,“桥田”收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