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 。登州海市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海市蜃楼。登州,是中国历史上位于山东境内的一个州,地处山东半岛。唐初曾在文登置登州,不久废除。如意元年(692年),于黄县(龙口)复置登州。唐神龙三年(707),...
登州海市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
【题目】苏轼写的《海市》的译文苏轼登州海市(并叙)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大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
(2)同登州所看见的大致相同。3.登州海上的海市蜃楼景象和高唐县驿舍夜空的海市蜃楼景象。前者发生在海面上空,后者发生在陆地上空。4.当时人们解释“海市蜃楼”的成因是“蛟蜃之气所为”(用蛟龙、蜃蛤吐气凝结来解释它的成因)。作者对海市蜃楼是“蛟蜃之气所为”表示怀疑,并举出反证,既然是蛟龙吐气而为,怎么...
苏轼登州海市并序译文 苏轼的《登州海市并序》是一篇描写海市的文章。以下是对该文的译文: 译文:海市蜃楼耸入云霄,波涛汹涌。行人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流连忘返。登州海市,历经岁月的积淀,如今已成为一座繁华盛世的都市。登州人民勤劳智慧,以航海贸易为生,日夜奔波于海洋之间。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渔民...
登州海市是蓬莱难得一见的海上景观,古往今来,曾吸引了无数人慕名前往观看。战国时,海市被方士们指为神山。汉代时,人们以为是海中大蛤蜊(蜃)吐出的云气所致,直到宋代沈括才在《梦溪笔谈》中对登州海市的成因提出了质疑。到了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对海市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
胶东非遗:登州海市文化 历史沿革 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海上巡幸活动约有八次,历时23年,证及其它资料,几乎每次都到达了登州。只是因为那时的方士们认为:蓬莱仙山大体应在今蓬莱以北的海上(因海市之故)。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三月,汉武帝首次临幸海上,“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
作者访问了当地的乡人父老,得知二十年前也曾有过海市现象,清晰可见的人和物。当地人称之为梅市,与登州见到的现象大致相似。三个海市现象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出现在天空中,展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画面。但每次见到的具体事物却各不相同,有的是宫庭院落,有的是鬼神车马。作者认为,海市现象是由云气缭绕...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出自宋代苏轼的《海市(并叙)》。“予闻登州海市旧矣”全诗 《海市(并叙)》宋代 苏轼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