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头和尚如果能展现神异让甄士隐折服,就有很可能将香菱度化,避免甄家家破人亡。同样,癞头和尚还去了林如海家,也是没能度化林黛玉。皆因空口无凭,耳听为虚,不能取信于人。癞头和尚在贾家展现神迹,来得突然去的神奇,贾家相信他,也就好了贾宝玉。这是眼见为实。如果癞头和尚真去给了薛宝钗冷香丸的药方...
当然,这个真像,很少人看到,红尘中人更多看到的是他们的幻象,也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即使被看到,也是在梦中,醒来多半也不会当真,更不可能记得。这让人想起了一部电影《盗梦空间》,曹公也为这一僧一道设置了一层虚假梦幻的外衣,令人如坠梦境之中,如入太虚幻境,分不清真和假,虚和实。到了空空道人...
这个结论撕开了癞头和尚神秘的面纱,终于知道癞头和尚为什么如此厚爱薛宝钗了。癞头和尚炮制金玉良缘并亲身演绎,薛宝钗是他扮演的主角。薛宝钗生来就有热毒,癞头和尚为她研制了冷香丸;为了配贾宝玉的通灵玉,癞头和尚为薛宝钗打造了金璎珞。林黛玉和贾宝玉有前生之约,癞头和尚来度化黛玉出家。结语薛宝钗的前世是癞头...
但正因如此,上一世的因,结了这一世的果。当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绛珠仙子(薛宝钗吃了‘林黛玉’)结为夫妻,上一世的因果情孽就圆满了结了。癞头和尚送给薛宝钗的冷香丸和金锁谶语,其实都是在为最终了结因果而铺路。至于林黛玉,当绛珠草化为绛珠仙子时,她已经不是绛珠草了。是以才会提前退场。由薛...
薛家的文化根基,不像林家那样深厚。在薛父逝世之后,由薛姨妈当家。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更容易崇佛信道的。再加上癞头和尚的药,对宝钗的病症的确有作用,她们就更容易相信这和尚的话了。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和尚的话,对当事人来说,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和尚对黛玉和香菱的预言,给出的解决...
同一个癞头和尚,对待林黛玉和薛宝钗截然不同。癞头和尚对林黛玉的病不出手相救,只要度化出家。别说林家只剩下这一个女儿,就是孩子多多,也舍不得随便几句话就交给这癞头和尚抱走。癞头和尚所谓度化,实则是见死不救,反倒给当事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吃了苍蝇。林黛玉这句“再好不了”说出来,被王夫人听到,...
为什么癞头和尚嘱咐薛家必须把那八个字錾在金器上?就是因为林黛玉是“草木之人”,而“金克木”!薛宝钗的金锁,就是专门用来“克”林黛玉这个“草木之人”的。所以,自从薛宝钗一进贾府,林黛玉就浑身不自在;所以,林黛玉对薛宝钗总是怀有敌意。而事实上,最终林黛玉的魂归太虚,也与薛宝钗不无关系。癞头...
抄本中【一僧一道】的僧,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癞头,得了皮肤病,有一颗长癣的脑袋,但这未必是事实,而是一种隐喻,比如:真人不露相、美中不足、高人异相,用来讽刺势利眼。 正文和批语中常以癞头和尚、癞和尚、癞僧称呼之。 然而甲戌本批语中出现了:癞僧、癞和尚、懒和尚、獭头和尚四个称谓,使用了异体别字,这是...
细说红楼梦054:癞头和尚的诗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已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话说甄士隐抱着女儿出门看“过会的热闹”,却见一僧一道疯癫而来。那和尚一见英莲就哭了,说了一通“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胡话,又要士隐将女儿给他。甄士隐自然不肯,和尚便吟诵...
无独有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香菱也是三岁遇癞头和尚,薛宝钗同样是三岁遇光头和尚(后来又说是癞头和尚)。这些情节,首先都是讲的洪武三年“封建诸子”。那么,为何以癞头和尚隐写“封建诸子”这段洪武历史呢?《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有这样一段记载:“(上)常遘疾,抱之佛寺,寺无僧,复抱归,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