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笔者在陕西省兴平市的病虫害监测点内的辣椒上发现了一种害虫,经过鉴定为瘤缘蝽。 瘤缘蝽危害状(宋梁栋拍摄) 瘤缘蝽危害状(宋梁栋拍摄) 瘤缘蝽属半翅目昆虫,成虫长10.5~13.5 mm,宽4~5.1 mm,褐色。触角具粗硬毛,前胸背板具显著的瘤突;侧...
三、新型生物农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农药逐渐成为防治瘤缘蝽的新选择。这类农药以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生物农药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有利于长期控制瘤缘蝽的危害。然而,生物农药的见效速度相对较慢,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 在选用农药...
拓展知识:寄主为茄科、旋花科等多种植物(龙葵上尤为常见);遇险时会释放恶臭液体。 如何救助鸟儿| 公益倡议 | 科普视频 | 沪上我最喜爱的鸟 “罚没动物们”的生存困境 |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人 点击文字 建议想法 | 市民投稿 swca2020@163....
#时令昆虫#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体长10.5–13.5mm;体深棕色,体表密布灰白色绒毛;前胸背板侧角略向后弯;后足腿节粗大。寄主为茄科、豆科及葫芦科植物。成虫及若虫具群聚性。图中个体摄于上海。
瘤缘蝽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农业管理: 科学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方法,保持土壤肥力适中,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同时减少瘤缘蝽的生存空间。 保持适宜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避免作物过于密集,减少瘤缘蝽的藏匿和繁殖机会。 实施轮作制度:轮作可以有效避免土壤中病原物和害虫的积累,...
2024年9月4日,在陕西省兴平市的病虫害监测点,笔者意外发现了一种危害辣椒的害虫。经过专业鉴定,这种害虫被确认为瘤缘蝽,这是该地区首次记录到的这一虫种。瘤缘蝽,这种属于半翅目的昆虫,其成虫体长约为10.5至13.5毫米,宽度则在4至5.1毫米之间,整体呈现褐色。它们的触角上长有粗硬毛,而前胸背板上则有...
物理防治手段也十分实用。通过人工手段,可以直接捕捉高龄若虫并捏死,或者清除低龄若虫和卵块。利用瘤缘蝽的假死特性,可以在辣椒等寄主作物植株的根部下方放置塑料薄膜或盛水的脸盆,通过摇动植株,促使成虫和若虫落下,再进行集中处理。化学防治则是另一种有效的策略。通常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
瘤缘蝽,作为蝽类害虫的一种,其刺吸式口器是其主要的危害方式。在华中华东地区,尤其是南方,其危害尤为严重。受害的茄果瓜类作物,其花果叶茎会出现失绿成斑、卷曲畸形的现象。瘤缘蝽的成虫体型中等,体壳较硬,体瘤鲜明,前胸背板侧角外耸,后腿粗大,腹背黄棕色。其卵始为金橙色,后变为褐红色,长椭圆形,...
专家好,请问辣椒瘤缘蝽如何防治? 采购商(1698)提问于2024-12-15 杨嵩明 ·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2024-12-15 1. 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清洁环境可以避免辣椒蝽虫的滋生。 2. 定期喷洒杀虫剂。喷洒药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式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频繁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以免导致辣椒蝽虫对该种药剂产生耐...
瘤缘蝽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一年活跃一次至两次的昆虫,主要在1月至2月的成虫阶段在菜地周边的土缝、砖缝、石块下及枯枝落叶中度过寒冬。到了4月上旬中旬,越冬的成虫开始活跃,其对辣椒等作物的侵害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月至10月。这种蝽类的繁殖习性独特,卵通常集中产在辣椒叶片的背面,偶尔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