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月经病,属中医痛经范畴,以青少年居多。中医学将痛经称为“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历代医家对痛经的病因病机论述颇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的记载。《内经》认为,引起疼痛的主要因素为寒邪,《素问·痹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外,可引起痛经等疾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暖宫七味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痛经患者150例,对照组75例,应用消炎痛、芬必得等药物;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暖宫七味丸,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愈显率为84%,显著优于对照组69%(P<0.05),且观察组患者...
针灸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痛经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包括穴位注射、电针、激光等疗法。针灸治疗痛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调整机体内分泌,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尽管中医药治疗痛经的效果显著,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医药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治疗...
在研究军校女性大学生痛经的影响因素中[24],可以发现拥有神经质这种人格特征的女性大学生发生痛经的概率更大,神经质的人会神经过敏,夸大认知,过于追求完满,致使她们经常因为细微的事情而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加重痛经。 4.4 与个人对月经的认知情况有关 在张铭等[25]研究中提及经期前综合征(PMS),PMS 与女性对月经的认...
01一、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 02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进展 03三、未来展望 04四、结论 05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次演示将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一、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 1...
1、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治疗;综述妇女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痛引腰舐,伴恶心呕 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至可至昏厥,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青春期 女性,多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就出现周期性腹痛,内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 因腹痛等症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严重...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女性的痛苦,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公众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是预防和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途径。 2. 痛经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文章中,关于“ 痛经对女性...
这一发现已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针灸不仅可以减少血清E2PDM患者前列腺素水平和含量,也增加血清孕酮内容和缓解痛经症状。2.1.3.调节催产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催产素(OT)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刺激子宫引起其阵发性或持续收缩,增强肌肉张力。它引起非妊娠子宫收缩,参与痛经...
痛经的产生机制虽然不确定,但与炎症反应、神经纤维密度增加、子宫肌层异常收缩等密切相关。本文以痛觉产生为基础,通过致痛物质、神经纤维、电活动、痛觉过敏与神经因子四方面,对子宫腺肌病痛经相关神经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致痛物质 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周期性的变化常导致周围组织的损伤,诱发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传统医学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医药在痛经治疗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1.中药治疗的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痛经症状。例如,丹栀逍遥丸、月月舒丸等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外,一些中药的单味药物也显示出一定的痛经缓解作用,如川芎、当归等。不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