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厥阴病是个寒至极点的病”“厥阴病里也有死证,就是阴盛阳亡”“从厥阴病本身的角度来说,它是个寒证,有一些阴寒的证候”“厥阴病的治法很简单,单纯的寒证用四逆汤之类;单纯的热证用凉药;寒热错杂证则寒热兼而治之。”昨天...
No.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No.174. 【注解】寸缓关浮、尺弱,疑非仲景语,其实即浮而缓弱的脉。太阳...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这是从脉症上来做辨症,正常的脉出现过与不及都不对,从脉上我们可以知道...
7.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澳痕;若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心痛——是指以心窝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由阴盛阳虚所致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1) [提要] 本条根据脉象论述胸痹、心痛的病机 [原文]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2) [提要] ...
《伤寒论》是一部以外感病为主论述疾病辨证论治方法的医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立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医学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阳明病证 (一)阳明热证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农。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脉浮紧:浮主热,紧主邪气盛。上扰清窍则咽燥口苦,壅滞气机则腹满,迫肺则...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