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从未中断,与蕴藏在广袤土地上、城市文脉中、历史典籍里的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保存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化基因、蕴藏着人民智慧、传承着千年记忆、养育着一方百姓,是中华民族的乡愁所依、文脉所系、底蕴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央广网东莞12月20日消息(记者罗世伟)“东莞记忆”首开区近日开放,老城区的骑楼下再度传来老东莞的故事,许多老年人在这里漫步,回忆起过往岁月。身为东莞人,周奶奶指着眼前的骑楼感慨:“我记得我年轻时,这里是一家海味店,现在变得更漂亮了。”“东莞记忆”项目以“显露历史、修旧如故、传承文化、注入活力、多...
老城复兴最终指向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让高品质的现代生活与浓乡愁的老城风情相融合,留住有“烟火气”的城市记忆,显现了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创新实践中“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社会文化成效。城市记忆与乡愁的数字化保护成为新趋势,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建立城市记忆数字平台,让城市记忆以数字的方式记录...
时针拨到今年年初,习近平在北京老城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这句话引发了很多城市人的共鸣。 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 截至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千百年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中国,正在经历...
守护文化根脉 留住记忆乡愁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近年来,我市坚持挖掘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展现农耕文明新的魅力和风采;培育农村特色文化品牌,精心打造乡村“软实力”…...
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离不开居民们的支持和参与。“小院议事厅”是草厂社区的居民自治组织,如今已经有11个年头了。北京东城区草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峥介绍说,在“小院议事厅”,你一言我一语,一次次热烈的“头脑风暴”中,社区工作者听到了居民的...
乡愁记忆馆,作为乡村的“情感基因库”和“文化活化石”,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空间,更是精神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宝清镇四新村大力推进乡愁记忆馆建设,打造乡村独有的社会记忆与文化景观,进一步留住乡愁乡情,强化群众精神支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它以北上高村发展变迁的历史阶段为载体,记录着诸多难忘的故事与回忆,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印记,也折射出深藏的北上高精神。建设北上高乡村地名记忆馆,是在城市营建中保护传承地名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上高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和自信源泉。守护“源”与“缘”,看泰山脚下,上高文脉绵延繁盛。地名承载着人们世...
乡愁意象最是月亮为盛。诗仙李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乡愁之月写尽了中国人的月夜离愁。中国各地的方言俗语中几乎都有月亮意象的乡思乡愁,于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乡愁记忆里,月神至上,专门给了一个祭月的节日,让乡愁可与天下寄相思,为游子安放了一轮可与亲人共此时的诗情画意,解除了相思之苦。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