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村史馆是一个村落的文化根脉所在。5月15日,笔者走进兴宾区寺山镇独石村村史馆,看到一件件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有序陈列,展示着当地历史沿革与人文特色,承载着独特的乡土风情及民俗文化。 “每次看...
在采访中,三地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破题”路径——应同步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遥认为这一逻辑不难理解,“前者侧重遗存保护,而后者侧重产业发展,两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缺一不可,所以做加法,无疑能走出一...
家门口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振兴提“值”“我们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生态休闲旅游服务等作为产业引领,以胭脂脆桃和水产、禽类养殖为主业,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党总支部牵头,家庭农场与农户共同成立梦想水果专业合作社,种植脆桃500余亩,共5万余株,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
再次,应避免文化高冷、与现实脱节,而是建好管好用好,加强展示、宣传、教育、研究等工作,推动文旅整合,做好文化遗产活态利用,这样乡村博物馆才能“活起来”“火下去”。建设乡村博物馆有其现实必要性,也是一种趋势。相信众多乡村博物馆顺势而建、健康发展,定能留住乡愁、激发共情,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美好明天“...
留住乡愁记忆,2024年《村名印迹》讲了哪些村名故事 2024年1月起,本报联合山东省民政厅共同举办《村名印迹》栏目,在全省挖掘报道了一大批特色村庄的村名由来、人文风俗、产业新貌等,展现齐鲁大地乡村振兴新成果。全年报道村庄80多个。梳理村名故事时不难发现,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密码,有齐鲁文化生生...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72个村史馆留住乡愁记忆 ▲西垇村村史馆一角。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9月6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西安市长安区已建成72个村史馆,用照片追忆往事,用老物件唤醒记忆,搭起一座过去与现代之间记忆的“桥梁”,传承乡村历史,留住乡愁记忆,彰显乡风乡韵。
经过3年剪纸非遗助力,该村村财收入从2019年的7.7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52万元,增长了近7倍。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宁德市最美乡村”。 一如靴岭尾村依托非遗文化为乡村带来大变化,蕉城区虎贝镇黄家村的黄家蒸笼也是将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成为群众的...
留住乡愁记忆 江苏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 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如何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乡村新蓝图?4月10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村庄规划进展等相关情况。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江苏村庄规划严禁随意撤并村庄、避免大拆大建,将着力塑造乡村特色,鼓励在...
这是梓潼县石牛镇的一幅平凡景象,也是梓潼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缩影。 清华村5组的木心斋家具制造,由石牛镇党委、政府引进,梓潼木心斋家具制造公司将工厂建至这里。目前总占地面积共30亩。距108国道距离2公里,交通便利。并依托成熟的物流网络与互联网电商优势,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家具制造生产车间,从原...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陵阳镇聚焦乡村振兴五彩示范带建设工作,以蓝色乡村旅游示范带为着力点,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为全镇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蓄势聚能。 优化“一条线”配置,推动振兴加速度。打造一天门美丽廊道,清除道路堆积的土方,积极修复水毁的河沟护磅、桥梁,并建设防洪墙和山体滑坡挡墙。积极自筹资金和争取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