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在《南园十三首》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发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表现诗人决心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也深刻诠释了“大丈夫”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古诗词 #诗词 #传统文化 #国学 #语文 #保家卫国 @抖音青少年 - 衿宝诗词园于2021100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3.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南园十三首 · 其五 唐·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至十一年(8...
男儿何不带吴钩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文原句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综上,本题答案为“收取关山五十州”。扩展“南园十三首(其五)”这首诗的名字有两种版本,既有“南园十三首(其五)”,又有“南园(其五)”。在沪教版(六下)教材中,采用了“南园十三首(其五)”版本...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 【注】①吴钩:刀名,刃弯。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鉴•唐纪》 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 河南北五十余州。” 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句诗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呼吁男子汉应当拿起武器,奔赴战场,收复失地,展现出诗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意思是:请你暂且登上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
解析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注释⑴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⑵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汉语成语,意思是男子汉应该横刀战场,去收复失地,建立功勋。出自《南园十三首·其五》。词语出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语出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之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当时正值元和年间,黄河南北50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