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鲇性不活泼,常隐居暗处,多在夜间活动。其鳍部无硬刺,利用放电自卫并捕食小鱼。发电器官由表皮腺细胞产生,分布于躯体皮下的胶质鞘中,形成电板。放电电压高达450伏,电流自后向前流动,能击毙小型鱼类。人接触50毫米长的电鲇时,会有类似针刺的痛感。电鲇生活在非洲的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流...
1. 发电器官的结构: 电鳗、电鲶和电鳐等鱼类的身体内部都具有由变异的肌肉组织组成的发电器官。 这些变异的肌肉细胞层层叠叠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类似叠层电池的结构。2. 电流的产生: 当这些鱼类需要放电时,发电器官中的每个电池都会串联起来。 通过串联,这些电池能够产生很高的电压,从而形成电流。3...
爱企查为您提供电鲇2024年企业商标信息查询,包括企业商标注册信息、商标logo,商标类别等企业商标信息查询,让您更轻松的了解电鲇商标信息,查询更多关于电鲇商标信息就到爱企查官网!
电鳗和电鲇的外观特征 ?电鳗和电鲇的电击能力?总结 电鳗属于鱼类0102 电鲇也属于鱼类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河流和湖泊中,也有特殊的器官可以产生电击来感知周围环境。 两者并非同一物种 电鳗的生活习性捕食习性栖息环境繁殖习性 电鲇的生活习性010203栖息环境捕食习性繁殖习性 两者生活习性的差异地域分布外观特征繁殖习性 ...
电鲇科(Malapteruridae),在放电鱼类中的知名度仅次于电鳗和电鳐,包括两个属和21个已知的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的淡水水体中,它们是形似大泥鳅的底栖鱼类,视力很差,放电能力和它们的胡须都是用来感知环境的重要途径。据称最大的电鲇可以长到1.2米、重20千克,但大多数种类的体型则远小于此,体长只有20-30厘米左右。
1. 电鳗、电鳐、电鲇这三种生物的身体中均具备特殊的发电器官,这些器官由变异的肌肉组织构成。2. 在自然界中,已知的能够发电的鱼类有数十种,电鳗、电鲶和电鳐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三种。3. 尽管电鳗、电鲶、电鳐的发电器官位置各异——有的在头部至身体中部,有的在身体两侧,还有的在尾部——但它们...
电鲇(Malapterurus electricus)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左右,重约20千克。体长形,粗壮,背缘略平,后部侧扁。头小,吻圆。口端位,下颌有时稍突出。颌齿为排列呈宽带状的细尖绒毛齿,腭齿缺如。眼小,被以皮膜。鼻孔远离。须3对:上颌须1对,可达鳃孔;下颌须2对,位于口角下方,外侧一对最长,...
商标名称电鲇 申请号56469588国际分类9类-科学仪器商标分类表 商标状态商标无效申请日期2021-05-28 申请人青大江查看此申请人的商标分析报告 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智知识产权事务所查看此代理机构下的所有商标 商标类型普通商标是否共有商标否 专用权期限暂无国际注册日期暂无 ...
商标名称 电鲇 国际分类 第35类-广告销售 商标状态 商标注册申请 申请/注册号 57939608 申请日期 2021-07-23 申请人名称(中文) 青大江 申请人名称(英文) - 申请人地址(中文)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南岸路42号201室 申请人地址(英文) - 初审公告期号 - 初审公告日期 2021-11-13 注册公告期号 - 注册公告日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电鳗、电鳐、电鲇的因肌肉变异而特化出发电器官A.正确B.错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