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睡眠疗法,电睡眠疗法(Electrosleep Therapy )以弱量的脉冲电流通过颅部引起睡眠或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称电睡眠疗法,亦称脑部通电疗法。疗法是采用低频脉冲电流,其波型是直角脉冲波。其波型很象脑电图的δ波,合乎生理要求,但脉冲前沿陡,在低强度时能获得最佳效应。波
电睡眠疗法,一种独特的医疗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施加小剂量的单向低频方波电流于颅部,以诱导睡眠。自1947年首次被提出以来,这种疗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纳和使用。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医学领域,还在军事医学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电睡眠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电流强度的控制,确保在安全的范围...
电睡眠疗法在早期的认识中,其主要作用在于诱发或增强生理睡眠,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然而,现在的研究发现,电睡眠疗法不仅在入睡时发挥作用,其调整性治疗作用也得到了认可。电流通过脑部时,对大脑多个区域,如皮层下区(包括丘脑、丘脑下部、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产生广泛的效应,有助于恢复紊乱的...
因此,电睡眠疗法通常会选择在α和δ波的频率范围内,即1至25赫兹。脉冲宽度通常设定在0.2到0.3毫秒,因为脉宽超过0.5毫秒的脉冲可能会刺激视神经,导致视觉闪光,从而影响入睡。在波形选择上,方波更为常用,因为其前沿和后沿陡峭,能用较小的电流就引发反应。近年来,一些研究尝试将梯形波和正弦波...
电睡眠疗法是利用微弱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置于眼-乳突或眼-枕部电极,将电流输入脑内,包括垂体、视丘核、网状结构边缘系统以及其他能加强皮质抑制过程的部位,导致睡眠或产生程度不同的睡意,从而加强了身体保护性抑制过程,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电睡眠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过程,减轻情绪紧张和疲劳,提高工作能力。 目前认...
也可以作为治疗的一部分,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睡眠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高龄并患有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应谨慎考虑,因为这可能增加治疗风险。对于眼部问题,如结膜炎、眼缘炎、视网膜剥离或高度近视等,电睡眠疗法是禁忌的,避免对眼部造成额外的伤害是至关重要的。
电睡眠疗法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认为电流对大脑有直接影响。电流通过眼睑和乳突部位的电极,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轻微的、有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可能会反射性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导致抑制。一项研究观察到,在使用眼-枕法治疗时,电流密度在接近脑底部的地方最为集中,然后逐渐向颅顶部减少。这种...
在实施电睡眠疗法的同时,可能需要配合使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和催眠剂以增强效果。另一种电睡眠疗法针对高血压患者,刺激作用于眼区(-)和枕部(+),波形采用方波,频率范围调整为10~20赫兹用于镇静,而降压频率为80~100~120赫兹。治疗强度为4~8毫安,每次治疗持续30~60分钟,同样建议每日或隔日...
电睡眠疗法设备主要有国产的HWY-Z2型综合治疗机和C64-2型多波治疗机,它们被广泛用于此疗法。电极部分与直流电疗法相似,采用铅板和衬垫。治疗方法具体如下:在治疗过程中,眼部电极连接阴极,枕部(可使用特制梳状电极插入头发中)或乳突部(使用两个4cm电极)连接阳极,如图3.3.6所示。选择方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