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院士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张杨研究小组与燕山大学田广军研究组合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技术,对单个分子内电子-振动态发光进行了亚纳米分辨的成像表征,首次从实空间直接观察到了分子振动对电子态及其跃迁的影响,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电子-振动耦合如何影响电子跃迁和分子光谱的微...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院士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张杨研究小组与燕山大学田广军研究组合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技术,对单个分子内电子-振动态发光进行了亚纳米分辨的成像表征,首次从实空间直接观察到了分子振动对电子态及其跃迁的影响,并结合理论计算,深刻揭示了电子-振动耦合如何影响电子跃迁和分子光谱的微观...
非绝热复合是描述分子体系中电子与原子核间运动耦合作用的物理量,也被称为电子振动耦合或导数耦合。在量子力学中,非绝热复合涉及到电子态与振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电子在分子中移动时,它们会与原子核的振动模式发生耦合,这种耦合作用就是非绝热复合。这种耦合会导致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使得电子不再严格遵守波恩-奥本海...
这反过来决定了电子-振动耦合的效率。高耦合强度意味着电子状态与特定的振动模式更紧密地相互作用,这可以...
张杨研究小组,与燕山大学田广军研究组合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技术,对单个分子内电子-振动态发光进行了亚纳米分辨的成像表征,首次从实空间直接观察到了分子振动对电子态及其跃迁的影响,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电子-振动耦合如何影响电子跃迁和分子光谱的微观机制,为理解电子-振动耦合和分子光谱提供了重要的基本科学...
双共振和频光谱(DR-SFG)是一种有效探测表面分子的电子和振动耦合的技术。我们成功发展了一种基于窄带红外和可调谐宽带可见光的新型红外(IR)-白光(WL)DR-SFG光谱。这种新方法被用来研究亚单层罗丹明 6G (R6G)分子的激发态光谱和电子...
电子-振动耦合 /vibronic coupling/ 最后更新2023-04-19 浏览71次 分子内电子运动和核振动运动的相互作用。 英文名称 vibronic coupling 所属学科 物理学
本论文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半经验方法以及级联方程的方法研究了紫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吸收光谱以 及捕光体系的发射光谱,并对反应中心的电子一振动耦合进行了探讨。对光合 作用捕光体系及反应中心的理论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紫细菌吸收、传 递及利用太阳能的过程。 第二章简单介绍了本论文中...
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非对称SMAs相比于对称SMAs表现出更低的电子-振动耦合和更小的ΔEnr,从而有效抑制了非辐射复合。OSCs实现了19.76%的高效率(PCE),这是目前已报道的二元OSCs中最高的效率之一。器件的VOC达到0.913 V,FF达到81.17%,在连续光照和长期存储条件下,保留了超过80%的初始效率。
5) electron-coupled oscllator 电子耦合振荡器6) polariton [pəu'læritən] 电磁耦合振子补充资料:振动耦合 振动耦合 振动耦合( coupling ) 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相邻并由同一原子相连时,两个振动相互作用(微扰)产生共振,谱带一分为二(高频和低频)。如羧酸酐分裂为νc=o (νas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