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可以看出申不害不愧是法术家,于理于事都有精到的见解,因此而令韩昭侯信服,后来他向韩昭侯推荐自己的本家兄弟做官,韩昭侯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说的道理再转述给他,他的反应两个故事都有记载,《韩非子》中是“辟舍请罪”,《战国策》中还加了一句“君真其人也”,更加形象,意思是国...
史书记载,申不害之所以能当韩国丞相,是因为他“学术以干韩昭侯”。这里的“学术”,和今天的“学术”意思完全不同,并不是指申不害学识渊博,他的“学术”指的是“权术”。申不害是重要的法家创始人之一,提倡以“法”治国。在“法”的基础上,申不害强调君主应该掌握“术”。申不害的“术”,是君主的专有物...
申不害,又称申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申不害是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以法家“术”著称,著有《申子》。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人,曾在郑国当过小官。赵、韩、魏三家分晋后,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就成为韩国人后,继续做韩国的低级官员。魏国与韩国之间也有矛盾,就找个理由出兵攻打韩国...
一、申不害生平简介 申不害(?~前341年)出生于郑国的京,早年做过郑国的低级官员。公元前375年,韩国灭亡了郑国(前806年-前375年),申不害成为遗民。公元前355年,申不害得到韩昭釐侯(前362年~前333年在位)重用,被任命为相,主持改革,直至去世。 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几乎同时,二人既是实干家,又各有自己的一套改革...
今天我们就介绍申不害的术。术的主要功能是驾驭群臣,通俗来说就是国君管制臣僚的权术和方法。申不害出生于公元前385年,是战国时期郑国京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郑国被韩国灭亡之后,韩昭侯拜申不害为相,辅助自己进行改革。通过申不害的一系列改革,让韩国国富兵强,没有国家敢入侵韩国。申不害在韩国的...
申不害在早年的近二十年中,游遍列国,广读博览,自研自修,从不拜任何名家为师。可当他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一个月中与各家名士论战二十余场,战无不胜,声名鹊起,被稷下士子们称为“法家怪才"。其所以为怪才,是因为申不害研修的法家之学很特别,他自己称为"术经〞。说到底,就是在承认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专门...
申不害不仅是法家大能,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正是在他的斡旋下,韩国有了短暂的发育时间。在魏惠王执掌魏国后,接连遭到秦、齐的挑衅,屡战屡败,但拿捏弱韩还是容易的,为了不死于这个恶邻之手,申不害向韩昭侯建议暂时隐忍,入魏朝见魏惠王主动化身魏国的势力范围内,为的是狐假虎威。三、外应诸侯,无侵...
申不害,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37年,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人,是法家“术治派”的创始人,可谓权术的鼻祖。申不害主张“尊君卑臣”,强调君主“操杀生之柄”,将国家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他在韩为相主持变法的十几年,韩国国治兵强,还在扩张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得...
申不害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理念上强调法制的重要性。法家思想认为,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和严格的刑罚,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统治者的权威。申不害在《申子》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政治、军事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在法家中,申不害被归类为强调“術”的学者。他强调的不仅是法治,更是如何善用策略和技巧来达到...
申不害简介 作者:佚名 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 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者称,是三晋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 郑国灭国之时,申不害年岁约在20—30岁之间。作为一个亡国之贱臣,申不害可能杂学诸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