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修订版)》内容简介:着眼于终极意趣上的价值弃取,《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修订版)》将老子、孔子前后先秦人文眷注重心的移易把握为“由‘命’而‘道’”,并就此对蜂起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学说作了意有别裁的阐释。与“由‘命’而‘道’”这一总摄性的学思断制相应,...
由“命”而“道” 黄克剑任何一个文明发祥较早并在此后以其最初成就长久地参与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民族,都曾有过这样的时代:它之前的所有时代都向着它而趋进,似乎都在为它的到来作一种准备,它之后的所有时代又都一次次地回味于它;这时代仿佛它前后的那些时代环绕的轴心,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它称作“轴心...
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修订版)(国学研究文库)》,作者:黄克剑 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修订版)(国学研究文库)》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
公孙丑问:“什么叫作‘说话得体’?”孟子答道:“说得不全面的话我知道它哪里片面,说得过头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缺陷,不合正道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偏差,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没道理。这四种话,从思想中产生,必然会危害政事;如果由执政者说出,一定会危害具体工作。...
”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5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6,必以其道;遗佚7而不怨,厄穷而不悯8。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9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10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11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
先生说:“道就是性,就是命。原本就是完完整整,不能够有所增减,也无须修饰的。何需圣人来评价而节制?只有那些不完整的事物才需要评价和规定。礼、乐、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法则,固然也可以叫作教,但并非子思所说的本意。按照朱熹先生的说法,那些中下资质的人通过教化领悟圣道,为何另外说出一段‘戒慎恐惧’的功...
人道者,生身成人之道也。一次变化是父母初交,二炁合为一炁而成胎也。二次变化是胎完十月,有炁为命,有神为性而将产也。三次变化者是产后长大成人。精炁盛极,十六岁时也。谓之三变者。 亦有三关修炼而仙道得。 初关炼精化炁,中关炼炁化神,上关炼神化虚,谓之三关修炼而所以成仙者。
道修今生佛修来世,道家讲的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佛家讲的是这辈子的苦,都是因果报应,是前世今生的因果。用四个字来总结道家的实用性,那就是冰道伐谋,不服就干。我有道法术器,各种办法来治你,你欺我之软弱,我便强壮自己,让你知兵之利刃。如你负我,便让你知我道之厉害,无本无像,一有万象,吾为何向。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献丝织品,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进谏说:“魏徵是陛下先祖时的宰相,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建造正室,与各家的宅第尤其不同。子孙典押,钱并不多,自然可由官府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深表赞同。王承宗抗拒王命,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