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田瑞军教授团队联合海内外团队在《自然》(Nature) 期刊发表题为“Clinical functional proteomics of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论文,新研究开发了一类多维度临床功能蛋白质组...
这一过程进一步激活了癌细胞上的LIFR-GP130-STAT3通路,形成了复杂的信号交互。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曾在2019年与他人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探讨了LIF在胰腺癌中的关键生物学功能,并证实了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的价值。目前,针对LIF的中和性抗体靶向疗法已在美国FDA批准下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布了题为「Clinical functional proteomics of intercellular signalling in pancreatic cancer」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创新地运用了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方法,从而系统性地揭示了PDAC微环境中癌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机制。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这一创新方法在多个维度上解析了...
田瑞军团队发展了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策略 TMEPro,该技术从底层原理出发,从湿实验和干实验两方面入手,采用多种蛋白质组学策略多维度解析肿瘤样本中功能蛋白质组特征,系统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2024年1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田瑞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Clinical functional proteomics ...
2024年1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田瑞军教授团队联合海内外团队在《自然》(Nature) 期刊发表题为“Clinical functional proteomics of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论文,新研究开发了一类多维度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并利用该策略系统解析了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
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Nature、Nat. Chem. Biol.、Cell Chem. Biol.、Nat. Commun.、PNAS、Mol. Cell. Proteomics、Anal. Chem.等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作为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究计划集成项目等资助。作为客座主编在Curr. Opin. Chem. Biol.等发表专刊两部。担...
在加拿大先后师从Daniel Figeys教授和Tony Pawson院士完成博士后研究,并获得加拿大国立卫生研究院(CIHR)博士后基金资助。2014年起受聘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致力于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学和技术研究,并强调其在细胞信号转导和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等生物医学研究方向的应用。已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Nature、Nat. Chem. Biol.、Cell ...
胰腺导管腺癌 ( PDAC ) 是胰腺癌的主要类型,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10%,中位生存时间不到6个月。 预计到2040年,它将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大部分胰腺癌一经发现已进入晚期,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开发可靠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靶向药物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2019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团队于Nature发表文章“Targeting LIF-mediated paracrine interac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and monitoring”。文中开发了一种整合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并首次系统性解析PDAC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和基质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发现新治疗靶点LIF并已用于临床验证,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和早期诊断...
2019年2月,贺福初院士、钱小红教授联合樊嘉院士于Nature发表早期肝癌诊断与治疗靶点文章。文中首次描绘了早期肝细胞癌蛋白质组表达谱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图谱,并将其分为3种亚型:S-I、S-II和S-III,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PART.02 2019年10月,Cell发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和上海药物所周虎课题组肝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