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5期 摘要:“不完全劳动关系”系指从业者法律身份地位模糊,不足以达到劳动关系构成基准的民事雇佣关系,其法律性质主要以承揽、委托等合同类型呈现。在传统的民法与劳...
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李帛霖,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本文载于《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 目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雇主算法权力的法理阐释 三、雇主算法权力的特征及影响 四、雇主算法权力的规制路径...
田思路 吴杨 | 弹性退休制度与劳动合同规范的耦合机制构建 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社会法名著译丛》主编。主持国家哲社课题两项,在《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译)著十余部。 ...
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摘要:区别于民事雇佣关系的劳动关系,被认为包含“从属性”之特征,学界主要从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等方面加以研究,而作为本源性从属和间接性从属的技术从属性一直未受重视。技术要素是形成大工业时代工...
吴杨,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受制于单一退休渠道的严格限制,“劳动合同到龄终止”的法律规定难以实现退休的效率目标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兼顾。退休年龄的单一技术标准有违退休制度演化的系统耦合规律,这是源于强制干预手段与弹性退休内生调整逻辑的错配。以社会系统论观之,退休自主的权利塑造提供了弹性...
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法学》2022年第1期 摘要:“共享用工”是多元化用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借出单位)、用工单位(借入单位)三方合同关系,与“借调”和“劳务派遣”在形式上相类似,但又存在诸多不同。从...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田思路教授在《共享用工:“狭义借调”中的三方合同构成》一文中,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共享用工的法律性质作出界定,并依托三方合同理论,对共享用工的法律定位及法律适用展开讨论,以期进一步明确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助推共享...
作者简介:田思路,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原文发表于《法学评论》2019年第1期,感谢作者授权推送。 内容摘要: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相伴而行。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既具有契约的平等性,又具有契约当事人之间的从属性。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劳动法在修正民法契约自由等原则的基...
笔者将远程劳动界定为“从业者在传统职场之外通过电讯技术和设备从事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非典型用工形式”。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田思路—— 《远程劳动的制度发展与法律适用》 远程劳动是基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以及工作内容的信息化而产生的。目前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对“远程劳动”的表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