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的特征在于有个纯朴的心,因有一颗纯朴的心,才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而不奢求,不贪欲,过着无所不足,劳力而不劳心的安详生活,而和田园打成一片。一旦失去了纯朴的心,则奢求贪欲,无所不用其极,便过着不厌足,劳力又劳心的...
这个气温开始笼罩着平屋.田园的时候,我的生命里面就有什么在醒转,像花卉,逢着季节到了,就要开始结起花苞。待这季节来,我生命里就会绽放出大片各色各样的菊一—那就是我对着这个季节在心境上展开的无边喜悦。节选自《田园之秋》,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19.作者为什么说“秋,是个丰盛的季节”?20.根据上下文,理解下...
田园之秋的创作者 ··· 陈冠学 作者 作者简介 ··· 陈冠学(1934~2011) 台湾屏东县新埤乡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教师和编辑。他具有传统文人气质,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入世之情,上世纪70年代初,毅然辞去教职,重归故乡田园,晴耕雨读,过着清贫乐道的书生农夫生活。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三者》,散文集《...
前段时间,在网上淘了本台湾著名学者、作家陈冠学所著的《田园之秋》。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读过陈冠学的任何作品,吸引我的是简介里将这本书誉为了“现代陶渊明的田园神话、中国版《瓦尔登湖》”。当然,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封面上的这句话:“但愿我们的田园,我们的土地,日益...
80年代初,年届不惑的他,回到老家(台湾屏东县新埤乡农村),隐居田园,晴耕雨读,亦农亦儒,自食其力,竟达30年,常人莫及,故被誉为“现代陶渊明”。《田园之秋》,写于他回归田园两年后的秋季,分初秋、仲秋、晚秋三大篇章,于1983-1984年初版,2006年引进大陆,书名曾为《大地的事》。在台湾,《田园之秋》...
《田园之秋》,又名《大地的事》,是陈冠学先生的散文作品。关于陈冠学先生,在这本书前,我对他也是一无所知。或者说要不是大学在图书馆漫无目的的翻闲书,碰巧翻到了,我将永远对这本书、对书的作者一无所知,没有遇到这本书,这对我来说必将是天大的遗憾。这本书之后,让我觉得大概只有如此的人,在那样的土地...
今年早春,陈冠学的《田园之秋》置于案头,我不知它将给我带来何种收获。翻开,是一本日记体散文。“置身于这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屈指算来也有足足两年了。这两年的时光已充分将我生命的激荡归于完全的平静,可谓得到了十分的沉淀和澄清。”——惊喜从来都是一种意外,作者娓娓的开头将我白日凌乱的心绪迅速平复,文字...
以前读《田园之秋》,因为台湾和内地存在同鸟异名的情况,总有些如此可爱的鸟儿和我之间隔了一层面纱,看不清它们的真面目,让我沉浸在这田园之秋景中,稍稍有点遗憾。 如此便想着做一个书中提及的全部鸟类的统计,当然主要还是根据其中的文字描写,结合台湾鸟类绘画专家何华仁的几十幅鸟类手绘图以及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
他具有传统文人气质,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入世之情,上世纪70年代初,毅然辞去教职,重归故乡田园,晴耕雨读,过着清贫乐道的书生农夫生活。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三者》,散文集《田园之秋》《父女对话》《访草》《蓝色的断想》《觉醒》等。其中《田园之秋》成为不朽的台湾散文经典作品,是一部光辉灿烂的田园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