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李 韵 王笑妃 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精彩展览呈现历史长...
牢牢把握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时代任务,注重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故事、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近期,围绕如何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用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顾玉才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主线和灵魂,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文物是物证,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革命文物蕴藏“精神密码” 《瞭望东方周刊》:相...
用陕西的文物讲好中国的故事 未来两三年内,省文物局将持续推动与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俄罗斯等展览交流合作,以展览+文创+教育活动等配套方式,用陕西的文物讲好中国的故事。这是记者从11月28日省政府举行的“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陕西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兴仁和兴义出土的两辆东汉铜车马,在近2000年后,首次联袂亮相。 赓续文脉,讴歌时代精神,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是贵州省博物馆不懈的追求。抓住改陈的契机,建馆71年的贵州省博物馆,正焕发出青春活力。(作者为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
中国之声今天起推出特别报道《履职一年间》,一起聆听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今天走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作为一名殷墟考古学家,他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讲好中国文字故事。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是...
黄宏在京参加《拾花集》--宋秦晋中国画艺术展。本人供图 “习主席说,要让中华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要讲好中国故事。我现在就是在做这个事情,而且已经做了很多年。”迄今,黄宏已在全国办了十多个文物专题展,发表了四十多篇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他说:“六年前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以后,我就在弘扬传...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只有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才能继续承载并传承中国的丰厚文化历史,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重要的文物展览馆都应当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对文物进行精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其保存完好,并向公众展示。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
通过“盘活”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破不同国家间的文化隔阂,推动不同民族相互理解与尊重,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供重要精神支撑。“躺平之风”“喧闹摆烂”之下,吾辈青年更要奋勇而起,青春之志,履践致远,以个人星星之光汇入时代发展大鸿图,必能...
在现场嘉宾对话环节,来自大克鼎、大盂鼎捐献家族后人的潘裕翼、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与杨志刚一起,直面热点,探讨了文博与当下生活的关系等话题及如何用文物与展览讲好“中国故事”。 “在上海博物馆,不是看她能办什么展览,而是看不办什么展览。(有些展览)不办就是不办。“杨志刚在介绍上博近年来办展思路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