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柜里的推理剧:生痕化石的展览诠释-以「遗迹解谜特展」为例 郭昭翎(Kuo, Chao-Ling) - 《台湾博物季刊》 被引量: 0发表: 2017年 "'龙'腾大山铺特展"设计解析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博物馆服务于观众最直接的手段.2022年是自贡大山铺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生物进化1.化石:是生物的 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 地层 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2.植物进化的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3.动物进化的历程:鸟类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
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进行多次系统发掘,累计发现约20个个体的古人类群体(包括1例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4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以及8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科研人员通过同位素测年、动物群组成...
【例1】化石作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主要的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顺序C.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D.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
下面赠送可忽略备课素材___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
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例5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①遗体②遗物③生活痕迹④胆结石A.①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D 反馈 收藏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正式发表的可确定为创伤痕迹的有5例,包括南京1号直立人额骨烧伤痕迹,马坝人额骨暴力打击痕迹,与许家窑人3块头骨碎片微创痕迹。周口店直立人被记录有创伤痕迹,但由于化石丢失,难以确认。蓝田直立人头盖顶部的异常为埋藏环境侵蚀所致。此外,一些古人类化石如丽江、大荔等,也被提及可能有创伤痕迹,...
具有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无脊椎动物中的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主要由矿物质构成,能够较为持久地抵御各种破坏作用。此外,具有角质层、纤维质和几丁质薄膜的生物,例如植物的叶子和笔石的体壁等,虽然容易遭受破坏,但是不容易溶解,在高温下能够炭化而成为化石。而动物的内脏和肌肉等软体...
48.唐山历史:人类的文明,或许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在爪村动物群被发掘之后的几十年,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打制石器,包括打磨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还有骨制品,包括骨针,骨锥,骨片等。其中两根三米多长的纳玛象门齿化石,考古价值极大,被送往北京,珍藏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从现有的痕迹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