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支持下,生物沉积学分会于2024年10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成立。 在分会成立大会上,首先由陈中强教授分享了分会的成立背景,生物沉积学小组自2014年开始,参与由王成善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学科发展项目,在殷鸿福院士的指导下,...
由于生物沉积学是沉积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岩既然不属于沉积学的研究范畴,也就不属于生物沉积学的研究范畴。由此可见,生物沉积学与生物岩石学是两个不同级别、相互独立的学科。 一部分生物岩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物理沉积作用的影响,——风浪的破坏,所以,这部分生物岩的研究需要应用到沉积学的知识、理论、方法,所以,沉积学...
相(Facies)或沉积相,作为地质学中的关键概念,由Steno于1669年首次引入。相的概念是指地质时期地表特定部分的全貌,Gressly在1938年将这一概念引入沉积学,强调了沉积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体现为岩性、地质或古生物的差异。随后,相的概念在沉积学领域广泛应用,包括岩相、生物相、大地构造相等。相的概...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生物沉积学(biosedimentology) 的概念,把它定义为研究生物沉积作用的学科。“生物沉积作用”指什么?沉积作用就是沉积作用,结晶作用就是结晶作用,不能把结晶作用叫做沉积作用。把结晶作用叫沉积作用是一种粗略的做法。科学研究的趋势是学科划分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细致,而不是相反。生物结晶作用是生物岩...
这些化石的沉积特征、绝对年龄以及化石特异埋藏原因,已争论近半个世纪。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沙金庚(退休)、副研究员房亚男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南非金山大学等单位学者合作,对辽西义县组露头和岩心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年代学、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结果...
化石通常被发现在沉积物中,如河流、湖泊、海洋沉积物中,因此沉积学是研究化石的必要基础之一。 地球的历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特征化石,这些时期也被称为生物地层学。常见的生物地层学对地球历史进行划分的方法是根据生命的进化历程和环境的变化,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生物沉积学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iosedimentology)将于2024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中国武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旨在汇聚全球生物沉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该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目前,会议的摘要提交及注册网站(http://www....
相的概念最早由Steno (1669) 年引入地质学中,指地质时期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Gressly (1938) 将相的概念引进沉积学,认为沉积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表现为岩性、地质或古生物的差异。而后,相的概念在沉积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岩相( lithofacies)(Reading , 1978 ) 、生物相( biofacies ) (Dodd...
三.生物礁沉积学 第三讲、生物礁储层沉积学 1 生物礁的基本概念 1.生物原地生长堆积形成的抗浪块体;2.抗浪块体中的大部分生物保持生长生态特征,或只见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痕迹;3.地貌上呈明显的凸起,高:宽之比大于1:30为生态礁,小于1:30为地层礁;4.分布范围从海平面到200m以下水深,视 造礁生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