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给性(bioavailability)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75年,这个基于物理化学的概念认为生物可给性是在水体环境中,污染物在生物传输和/或生物反应中被利用的程度.这个概念后来扩展到固体环境如土壤和底泥,气体环境中如大气中都存在生物可给性的问题.生物可给性包含了非常广泛的涵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生物可给性没有得到统一...
生物可给性(bioavailability)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75年,这个基于物理化学的概念认为生物可给性是在水体环境中,污染物在生物传输和/或生物反应中被利用的程度。这个概念后来扩展到固体环境如土壤和底泥,气体环境中如大气中都存在生物可给性的问题。生物可给性包含了非常广泛的涵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生物可给性没有得到...
基于物理化学的概念:生物可给性是在水体环境中,污染物在生物传输和/或生物反应中被利用的程度。化学概念:生物可给性是一个化学物质可否用于吸收以及潜在的毒性,生物学概念:生物可给性侧重于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生物体 简单点:生物可给性是环境中金属在生物体中的积累。
生物可给性是指在水体环境中,污染物在生物传输和/或生物反应中被利用的程度。这个概念可以从物理化学、...
生物可给性(bioavailability)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75年,这个基于物理化学的概念认为生物可给性是在水体环境中...
生物可给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存在以下区别: ①直接价值:它包括对人类有实用意义的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
进一步采用BINWOE法对四种重金属(As、Cd、Cr、Pb)的复合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四种金属对靶器官总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WOE为1.8143,是传统非致癌健康风险(1.3440)的1.35倍,非致癌健康风险经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修正后为1.2348,仍处于...
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麦籽粒营养组成与其镉铅生物可给性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小麦籽粒中的钙、镁、植酸和甲硫氨酸等营养组分,对镉铅的生物可给性有显著影响,而这些影响是造成小麦镉铅生物可给性基因型差异的重要原因。当小麦籽粒中的钙和植酸含量较高时,镉和铅的生物可给性会降低,即这些重金属被人体吸收...
环境中金属在生物体中的积累定义为生物可给性,生物可给性就是研究不同的形态被生物吸收或在生物体内积累的过程。化学概念认为生物可给性是一个化学物质可否用于吸收以及潜在的毒性。生物学概念上的生物可给性侧重于物质通过细胞膜进人生物体。 不同形态重金属的致毒作用有着明显差异 Hg的毒性以有机汞最大甲基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