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6月。中心成立之后,旋即设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环境史专业学科点,下设“中国环境史”、“外国环境史”、“灾害、疾病和公共卫生史”3个研究方向,采用跨学科的培养方式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环境史研究队伍。中心积极依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生命...
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
《自然陈列》展厅面积1250平方米,由古动物和现代动物两部分组成。陈列内容利用标本及生态景观和大型壁画等形式,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该展厅内展出标本1200余件,其中重点展品有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大型骨骼化石。特别是猛犸象化石骨架,全长5.45米,高3.33米,是中国第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
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 )))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王子今 提要: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相同,自然环境的历史变化也表现出值得重视的动态特征。20世纪的生态史学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是许多认识仍然是初步 的。在21世纪新的史学格局中,生态史学将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理论和方法的 创新,将为生态史学的发展创造...
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两汉时期 ,生态环境的质量较先秦而言大为下降 ,引起了当时诸多人士的重视 ,他们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使得生态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宏... 陈业新 - 《中国史研究》 被引量: 21发表: 2001年 闽南民俗信仰仪式中的原生态民俗体育研究——以岩溪硅塘信仰仪式"三...
清代西南各民族在保障本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发挥正常功能、为各族民众提供永续经济活力、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三条路径。 (一)王朝国家政策主导 清政府用国家政策主导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无疑体现了以皇帝为首的...
1975年1月 宫震同志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的领导小组组长。 1975年1月6日 国发[1975]2号文,同意在怀柔化学研究所二部的基础上,筹建环境化学研究所。确定规模为400人,所需人员在各部门现有职工中抽调。 1975年3月18日 以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二部(包括十四室一部分)和有机分析室一部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考研资料链接:http://pan.baidu.com/s/1LwTCaiDcSCcn5iNfK0Vt_A 提取码:chnz 提取码:chnz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
1995年,研究所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并在199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1999年,与杨凌其他6个科研教学单位合并,共同组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合作共建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标志着该研究所历史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