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标准创新,一方面要适时迭代已有环境评价标准,根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要求,结合区域资源环境实际情况,因时因地修订旧标准,着力解决标龄长、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标准协同,前瞻性研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清洁生产、排放等环境标准融入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流通、绿色投资等标准制...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请审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了一系...
1. 生态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其中涵盖了生物、非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维系着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 资源关系:资源包括人类可利用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等,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资源的...
2001年出版的滕藤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指出:“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基础”“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和生态相依存” ⑤。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如果不想在自然之于人类功能的认识上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惟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与时俱进,既重视资源、环境,更重视生态系统,而不再停...
生态与环境和资源具有“一体两用”的关系,“一体两用论”系统的阐述了生态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既:包括人类在内、以生态系统形势存在的“体”,环境和资源是生态系统被人类使用而产生的两种基本功能。当下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是人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不当造成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强体善用”,摆正生态之本...
10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代表最高检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关于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人民检察院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10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代表...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已刻不容缓。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
生态环境资源分解为两个方面: 1.生态环境,2资源 生态环境: 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八大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
近年来,通道县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新机遇,不断挖掘竹资源,在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地球“减塑”。2024年4月18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工人在竹制品工厂从事生产。(李尚引摄/光明图片)2024年4月18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工人在竹制品工厂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