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厚度》是政治哲学学者江绪林遗作集,收录了他的学术论文、书评、思想性评论、随笔、译文和部分微博文字。 “一颗渴望敞开却又把自己关在生活门外的心灵,承担孤独的重负,用不多的文字告白了自己的脆弱与珍爱、惶惑与思考。”如他生前好友崇明所言,“浸透于他的生于死中的心灵 探求和精神困境,对于每一个不...
殊不知,江绪林的整个智识生涯的一个主导动机就是抗辩对自由主义提出的虚无主义指控,通过结合各种哲学资源与思想资源,江绪林不仅批判性地深入反思了当代虚无主义,而且还指出了克服虚无主义的可能道路。崇明与肖海鸥等江绪林的好友在江绪林所撰写的200万文字的基础上精心编选的文集《生命的厚度》,则为读者相对完整地呈现...
江绪林,1975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哲学博士。1995年起,他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学习。硕士毕业后,他曾任中华书局编辑,2009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执教,主要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史。2016年2月19日晚,江绪林在办公室自缢身亡。他的离世让人深感惋惜,朋友们和...
在江绪林看来,在一个虚无主义盛行,缺乏本真信仰的社会里,“世俗潮流和利益洗涤一切”,在未来等待着人们的就不是思想的觉醒,而是“冷酷命运的铁索轮回”。一个真正背负自由理想的人在此时不应过于急促地去燃起火光,而是更应该满足于首先守护黑夜,“借此或可防御日常生活中那些虚假的黎明”。江绪林在这种处境下倡导的典范...
据上海文艺出版社旗下图书品牌“艺文志”消息,已故青年学者江绪林(1976-2016.2.19)的遗作《生命的厚度:江绪林文集》已完成编辑出版,将于今年3月上市。 《生命的厚度》正封 无论我们的处境如何脆弱,都有必要培养思想和生命的厚度,如此才能够豁达地委身于政治理解或事业而不至于为其所伤。只有从丰厚的思想和生命中汲...
在江绪林看来,在一个虚无主义盛行,缺乏本真信仰的社会里,“世俗潮流和利益洗涤一切”,在未来等待着人们的就不是思想的觉醒,而是“冷酷命运的铁索轮回”。一个真正背负自由理想的人在此时不应过于急促地去燃起火光,而是更应该满足于首先守护黑夜,...
《生命的厚度》江绪林文集 内容简介 《生命的厚度》是政治哲学学者江绪林遗作集,收录了他的学术论文、书评、思想性评论、随笔、译文和部分微博文字。“一颗渴望敞开却又把自己关在生活门外的心灵,承担孤独的重负,用不多的文字告白了自己的脆弱与珍爱、惶惑与思考。”如他生前好友崇明所言,“浸透于他的生于死中...
在江绪林看来,在一个虚无主义盛行,缺乏本真信仰的社会里,“世俗潮流和利益洗涤一切”,在未来等待着人们的就不是思想的觉醒,而是“冷酷命运的铁索轮回”。一个真正背负自由理想的人在此时不应过于急促地去燃起火光,而是更应该满足于首先守护黑夜,“借此或可防御日常生活中那些虚假的黎明”。江绪林在这种处境下倡导的典范...
据上海文艺出版社旗下图书品牌“艺文志”消息,已故青年学者江绪林(1976-2016.2.19)的遗作《生命的厚度:江绪林文集》已完成编辑出版,将于今年3月上市。 《生命的厚度》正封 无论我们的处境如何脆弱,都有必要培养思想和生命的厚度,如此才能够豁达地委身于政治理解或事业而不至于为其所伤。只有从丰厚的思想和生命中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