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奠基人之一,因提出举世闻名的波动力方程而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他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讲座中,阐述了对生命本质现象的思考,后来他将这些观点和论断整合,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这部小书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科学著作之一,...
薛定谔第一次把量子力学中的“跃迁”概念用来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他说:“突变实际上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
E.薛定谔 原著出版时间 1944 原著出版机构 剑桥大学出版社 原文语种 英语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含7章,第二部分含6章。该书探讨了量子力学与生物学最新发现之间的关系,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本质,物理学和化学应能帮助生物学解决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以及遗传物质如何自我复制等问题,遗传性状很可能以密码形式通...
答案可能指向薛定谔的猫的幽灵——薛定谔在1953年提出这只猫的宏观生死取决于单个量子事件。 数学家彭罗斯(Roger Penrose )对这场思维实验的评价是:“我认为薛定谔(在写《生命是什么?》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对于某种遗传性状(如欧洲哈布斯堡王朝成员突出的下颌),薛定谔想知道那些起作用的等位基因何以“几百年...
想法:薛定谔1944年就写了这段话,我在泥泞中挣扎好久才总结出:人人平等+现代科学极度细分化。很早就看到过他的方程,现在才有机会拜读他的“科普”作品。为自己的学习之路,叹息一下。 2018-10-27 原文:对于物理学家而言,周期性晶体是他们专业领域中最为复杂的研究对象之一。事实上,有机化学家们在日益广泛的探索中...
薛定谔还浅尝辄止地探讨了生命有序的两个来源机制:一、有序来自有序。成年哺乳动物有10的14次方的基因副本,凝聚起来只有一滴水滴的大小,这些来自上一代人的基因副本恰如其分地分布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之中,这种有机体内的基因分子结构,自然是有序的。二、有序来自无序。这是从第一章节讲的...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生命以负熵为食 生命有机体是如何避免衰退的呢? 回答显然是: 通过吃、喝、呼吸和(对植物而言)同化。专业术语叫做新陈代谢。相应的希腊词汇的意思是变化或交换。 交换什么呢?它原本所隐含的意思无疑是指物质的交换。(比如,新陈代谢相应的德语词汇为Stoffwechsel,直译是“物质交...
(注:薛定谔在写书时集中在热力学第三定律(能斯特定律)上。他只是粗浅的提了一下其它热力学的定律。但是本人觉得有把其它定律补上的必要) 1.1. 热力学第零定律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 1.4. 热力学第三定律 当系统温度为绝对零度,分子会失去无序性 ...
薛定谔之后半个世纪,英国化学家Gavin Crooks第一次用数学描述了微观不可逆性。Crooks于1999年发布的一个公式说明,由外部能量驱动的小型开放系统只要不断耗散自身能量,就能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想象你站在一道栅栏前面。你想去另一边,但栅栏太高跳不过去。一个朋友递给你一个弹簧高跷,你可以用它跳过去然后再跳回来。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大家分享——集大成者薛定谔! 这一节我们介绍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 薛定谔在柏林的美好年代结束了,1933年11月初,他借口休假离开了德国,来到牛津大学。在牛津,他接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因为发现原子结构的新的富有成效的形式”,他与另一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