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假设有两个进程(或线程)A、B和一个固定大小的缓冲区,A进程生产数据放入缓冲区,B进程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这里的A进程相当于生产者,B进程相当于消费者。 2.为什么要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在多线程开发中,如果生产者生产数据的速度很快...
简单的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不直接进行交互,而是通过一个缓冲区来进行交互,生产者负责生成数据,然后存入缓冲区;消费者则负责处理数据,从缓冲区获取。 大致流程图如下: 对于最简单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缓冲区为空的时候,消费者不能消费,会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有新数据进入缓冲区,再次...
首先先来解释下,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消费者问题(Producer-consumer problem),也称有限缓冲问题(Bounded-buffer problem),是一个多线程同步问题的经典案例。该问题描述了共享固定大小缓冲区的两个线程——即所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实际运行时会发生的问题。生产者的主要作用是生成一定量的数...
这里实现如下情况的生产--消费模型: 生产者不断交替地生产两组数据“姓名--1 --> 内容--1”,“姓名--2--> 内容--2”,消费者不断交替地取得这两组数据,这里的“姓名--1”和“姓名--2”模拟为数据的名称,“内容--1 ”和“内容--2 ”模拟为数据的内容。 由于本程序中牵扯到线程运行的不确定性,因此...
在日常多线程开发中,一个线程负责输出数据到一个队列,另一个线程负责从队列拿走数据使用,这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这种场景是非常常见的。 3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特点 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定义可以看出,这种模型有三个参与者。 3.1 生产者 Producer:负责不断的产生数据放到队列里。
线程A生产完数据之后不用等待线程B消费处理,直接将生产的数据放到这个容器当中;消费者线程B也不用找生产者线程A索要数据,而是直接监听容器有无数据,有数据就取出消费。容器就类似于一个缓冲区,平衡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 该模型的关键在于 消费者不会在缓冲区无数据时消耗数据。
如果当生产者没有生产则消费者要等待它生产完成,如果消费者还没有对信息进行消费,则生产者应该等待消费处理完成后再继续生产。 程序的基本实现 可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定义为两个独立的线程类对象,但是对于现在生产的数据,可以使用如下的组成: 数据1:title=厨师、content=我做的菜最好吃; ...
简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现代C++多线程编程中的经典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网络服务器、消息队列等场景。该模型通过生产者生成数据、消费者处理数据的方式,解决多线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设计高效且线程安全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需考虑线程安全、选择合适的共享数据结构、使用互斥锁和条件变量、优化性能及处理异常情况,以确...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大家都很熟悉,生产者负责生产数据,并存放到队列中,消费者负责从队列中取出数据来消费。可以看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不直接通讯,是通过队列来通讯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抽象的概念,可以是线程、进程、系统模块,而队列也可以是JVM中的Queue、Redis中的List、甚至是数据库表,这要求我们在不同的使用场景...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使用java.util.concurrent.ArrayBlockingQueue或者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即可。 测试代码 package com.bytebeats.concurrent;import com.bytebeats.concurrent.queue.IBlockingQueue;import com.bytebeats.concurrent.util.Cons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