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工...
近年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合理划定“三生空间”(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2012年12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是否拥有美好的日常生活是衡量城市发展和治理水平,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的一个内在评价标准,人民城市建设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都需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文化生态,从而真正让广大市民群众有更多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海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成为新时代...
🌱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同联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引导产业和住房布局的优化,加强了功能区建设,并充分发挥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推动了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 我们强化了底线管控,构建了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占比逐步...
城市作为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复合体。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其中一个专题即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2021年11月,南海打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炮”,三年之后,南海整治土地规模已达25万亩,包括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2.4万亩,综合整治6.2万亩,整备连片产业用地2.1万亩,腾退低效建设用地复垦复绿1.3万亩,建设产业保障房228万平方米,集约农用地3.3万亩,新增耕地6360亩,重塑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这片土地注入...
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
《西北地区典型村落三生空间现状调查与优化模式探索-基于陕甘新三省六县区8村的实证调研》项目在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该项目团队深入基层调查,实地走访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多地村落,以青春的...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空间│ 华建集团现代院联合设计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新全球研发总部 总图灵感:旭日东方 万物循环©BDP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是一家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内知名创新型医药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2021年国家工信部公布...
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