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业文明转型时期的法律变革相比,数字时代的法律变革在于法律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时期的法律底层逻辑主要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提出了主权概念,之后提出了人权概念,以及国家和社会的二元结构。在此二元结构的基础上构成了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权的法治模式。几百年来法律具体制度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总体的法...
2024年6月16日至18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分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杭州市的电商平台、法律科技及直播新业态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就平台经济模式及监管建议相关问题进行调研。 16日下午,甘藏春副会长一行首先来到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原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甘藏春的主题演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以往的改革决定相比,有一个鲜明特点——将法治原则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理解、学习法治原则,可以保证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澎湃新闻记者1月8日查询发现,司法部官网“部领导介绍”栏目近期更新信息,原任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的甘藏春已不再列入名单,显示其已卸任这一职务。 公开简历显示,甘藏春,男,汉族,1958年1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1977年4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学位。 “草...
甘藏春(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是我们应该努力回答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已经具备建设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的社会基础 建设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指的是...
“我国已经逐步解决了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问题,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度要实现更新,必须同时重视激励创新和保护创新。”甘藏春表示。 他解释,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的应用主要是保护创新,但保护和激励创新之间存在区别。保护创新是在知识产权成果创造形成之后,而激励创新则需要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实践证明...
甘藏春: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由若干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如...
甘藏春 甘藏春,男,1958年生,湖北蕲春人,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研究生。现任司法部党组成员。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国土地》等期刊发表有《关于行政复议基础理论的几点思考》《完善土地法制的思考——关于土地立法与土地法学若干问题的探讨》等论文;出版有《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
甘藏春,1982年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法律宪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担任讲师,期间致力于宪法研究。他多次在高校学报上发表文章,探讨宪法在改革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宪法问题,以及宪法解释和政治体制改革与宪法的关系。1989年起,甘藏春离开高校进入政府工作,首先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