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粉蚧主要通过吸食甘蔗叶片、茎部和根部的细胞汁液为生,导致甘蔗出现黄化、卷曲和变形等症状。此外,它们还会增加甘蔗感染病菌的风险,进而影响甘蔗的整体品质和市场价值。 二、预防管理措施的落实 1. 加强田间清理工作,及时去除落叶、病苗和受病虫害侵袭的部分,减少甘蔗粉蚧的滋生环境。 2. 通过提高肥力管理,...
防治甘蔗粉蚧虫,可以使用以下药剂: 3%鱼藤精:用1500倍液浸种20小时消毒灭虫。 敌敌畏和敌百虫:用于蔗种消毒。 石灰水:浸泡杀死蔗种中的红粉蚧。 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用2kg,施于植蔗沟内,或拌细泥撒施于种植后的蔗种上,既可杀死若虫,也可杀灭地下害虫。 京博·剑客或飓飚·喹硫磷:在虫口密度大的蔗田,剥...
目前常用的甘蔗粉蚧化学防治药物有敌敌畏、杀螟松等。但这些药物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四、生物防治 1、绿小蜂 绿小蜂是一种常见的天敌,它能够寄生在甘蔗粉蚧体内,并对其进行捕食,有效减少害虫数量。 2、赤眼蜂 赤眼蜂也是一种常见的寄生天敌,它们能够把卵产在甘蔗粉蚧体内,对其进行捕食...
每年7—9月发生最多,卵期2—3天,幼虫期20一30天,成虫寿命1—2个月。主要靠种子或蚂蚁搬运传播。 防治方法(1)新建蔗园,严格选择无虫种苗。(2)甘蔗生长期粉蚧发生严重时应多次剥叶,把红粉蚧捏死,剥叶后及时灌溉,使甘蔗生长健壮。(3)发现蔗种带虫时用3%鱼藤精1500倍液浸种20小时消毒灭虫。
首先,新建甘蔗园时,应严格选择无虫种苗,确保从源头上避免红粉蚧的入侵。其次,甘蔗生长期,如发现粉蚧发生严重,应及时进行多次剥叶,将红粉蚧捏死,并在剥叶后及时灌溉,以促进甘蔗生长健壮。如果发现蔗种带虫,可以使用3%鱼藤精1500倍液浸种20小时进行消毒灭虫,以防止红粉蚧的滋生。另外,可以采用...
甘蔗粉蚧是蔗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鞘包裹的蔗茎节部蜡粉带吸食蔗汁,并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使蔗株生长不良,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很大。下面是甘蔗粉蚧的防治方法: 1.发生为害情况 农民历来有种植糖蔗的习惯,且一般自己留种。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虽种蔗面积扩大,但该虫发生逐渐减轻...
甘蔗灰粉蚧的生长规律如下:卵期:甘蔗灰粉蚧的一生从卵开始。卵被产在干燥、地势稍高的沙瓤中,与各类杂草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利于其孵化。若虫期:孵化与蜕皮:卵孵化出的幼虫没有翅膀,形态与成虫相似但体型较小,称为若虫。若虫一生需要蜕皮五次,每蜕皮一次增加一个龄级。形态变化:...
DB45甘蔗粉蚧为害调查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1甘蔗粉蚧为害调查技术规范2.1广西蔗区甘蔗粉蚧包括蔗粉蚧Saccharicoccussacchari(Cockerell)、甘蔗灰粉蚧Dysmicoccusboninsis(Kuwana)、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brevipes(Cockerell)。甘蔗粉蚧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2.22.33.1调查时间3.2调查方法3.2.1田块选择3.2.2虫口...
学名Dysmicoccus boninsis (Kuwana)同翅目,粉蚧科。又称蔗节粉蚧。分布在江西、福建、四川等省。 寄主甘蔗。 为害特点以成、若虫吸食甘蔗茎部汁液,影响甘蔗生长和成品质量及产量。 形态特征雌成虫狭长,椭圆形,体长3?4.5mm,全体覆有灰白色蜡粉。腹部末端具6?7对平直短细的白色蜡丝,末对最粗长。触角8节,有...
甘蔗红粉蚧在一年中大约发生8代左右,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约20到30天的时间。在秋季,这个过程需要60多天。红粉蚧主要以若虫的形式在甘蔗的梢生长点或根部裂缝处越冬。它们能够进行孤雌生殖,但偶尔也会有少数个体产下少量的卵。雌虫一生能产出300多头后代。红粉蚧成虫和若虫喜欢匿居在甘蔗叶鞘下的蔗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