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小调是流传甘肃张掖一带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说唱艺术。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申报的甘州小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孙婧 韩梦园 视频:甘肃省文化旅游厅
“甘州小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作并传播的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特别是甘州的地方民歌小调,是生活在甘州这块热土上的先辈们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小调”传承人李建成说。自2005年开始,躬耕搜集整理“甘州小调”曲集,十余年...
走在甘肃张掖的大街小巷,你总能听到在这座古城流传了千百年、韵味十足的甘州小调。从高亢流畅的打夯号子,到灵动活泼的秧歌社火曲,从老艺人拉的二胡,到年轻人弹的贝斯,在或喜或悲的日子里,甘州小调里传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与渴望。 张掖,古...
河西大地的音乐记忆——甘州小调秦腔名段欣赏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75 0 06:34 App 卢皎林秦腔《方芸娘》选段 荒旱灾年天降祸 97 0 01:21 App 青年演员黄金搭档杜苗娣 程优美秦腔《洞房》选段 甘谷县秦剧团 164 0 09:00 App 王佳奇秦腔《斩姚期》选段 进太庙不由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州小调《观灯》美, 就是一个美 是在优酷播出的娱乐高清视频,于2018-12-25 10:38:26上线。视频内容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州小调《观灯》美, 就是一个美
在宋代,从《甘州大曲》中分离出来的《甘州歌》《甘州破》《甘州遍》《八声甘州》《甘州子》《甘州乐》《早甘州》等词牌在宋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这些词牌被民间艺人进一步发展,语言朴实,更便于群众接受,形成了今天的甘州小调。 直到元、明、清时期,《八声甘州》等仍被作为曲牌广泛采用,后来因战乱等各种原因失传...
甘州小调的非遗信息如下:非遗级别: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文号:甘政发〔2008〕43号。批准时间:2008年6月13日。项目类别:民间音乐。项目编号:Ⅱ—9。项目序号:12。申报单位:张掖市甘州区。起源地:源自张掖市甘州区,是流传于张掖一带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文化意义:甘州小调承载着...
甘州民歌小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作并传播的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很广,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各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一笔珍贵的社会文化财富,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向往美好生活等方面,是研究音乐、历史、民族、民俗、语...
甘州小调是流传张掖一带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由曲牌和曲子组成,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融合多民族情感的民间小调传唱了数千年。 甘州出土过四千年前的埙,说明那时候甘州先民就已经有了音乐的生活,丝绸之路的开通,使甘州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为甘州小调积淀了丰...
甘州小调的传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价值 音乐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甘州小调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案例。 揭示音乐艺术的多元性和演变:甘州小调作为独特的说唱艺术,展示了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