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屑坝是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的一个自然村,北宁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在“鄱阳县”下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称立德乡。历史背景 六百余年前,饶州三十万移民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垻出发迁涉到湖北、安徽,莲湖乡瓦屑垻成为明初我国两...
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的水码头,有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这个遍布瓦屑碎瓷的货流和客流集散地因此得名。后来瓦屑坝所在的莲湖地区丰水期成了湖中之岛,枯水期则成半岛,坝逐渐湮没。瓦屑坝这个重要的码头集镇,渐渐衰落为岛内的小村庄而改称为瓦燮坽了。那场大移民中,...
进入湖北的移民主要走水路。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地名:瓦屑坝。瓦屑坝位于今江西省莲湖乡,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渡口,附近又有古陶瓷工场,遍地是瓦屑,故名瓦屑坝。从江西移民到湖北和安徽,瓦屑坝就是集散中心,就如山西的大槐树一样。移民在此集中,官府再派船送他们前往目的地,同时,官府还在这里统一发放...
通过对族谱记载中的移民史实与《明太祖实录》或《明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移民史实相比较,曹树基认为其内容基本吻合,遂将南方地区的明初移民视为中央政府精心组织与规划的大移民。“瓦屑坝”移民是历史之真实,不是传说,更不是虚构。在讲座的最后,曹树基还向大家介绍了他提出的新概念“田亩饱和度”,以此来重新分析...
鄱阳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移民人数达210万人。瓦屑坝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为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移民主要是从江西瓦屑坝迁出,遍布安徽、湖北等地,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移民是明朝廷为了恢复...
“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今年45岁的高春是瓦屑坝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在村里承包了100多亩鱼塘和100多亩水田,每年能挣到二三十万元,这样的日子倒也过得很自在。随着瓦屑坝移民文化的热潮涌起,全国各地的移民...
我是湖北麻城的,我们上厕所叫解手,族谱上记载从瓦屑坝移民的。 2周前·浙江 0 分享 回复 林哥 ... 我是安徽合肥长丰吴山李姓,听祖上说我们从江西瓦屑坝迁移过来。 7月前·安徽 5 分享 回复 展开14条回复 胜 ... 我浙江安吉的祖籍罗山源头应该也是筷子巷 ...
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据考证,江西瓦屑坝今在鄱阳县莲湖乡,据该地《朱氏宗谱》等记载,瓦屑坝已变为"瓦燮坽村"。地处鄱阳湖...
瓦屑坝是江南普通的一个小村庄,但它在历史上一段移民往事,使该村名声大振。它被誉为全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在江西乃至江南也是唯一的一个。小小的瓦屑坝,为何名声大振、大名鼎鼎,成为众多江南移民后裔魂牵梦绕的地方,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而引起了全国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要追溯到600年前此地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