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在南宋时期,想去大型娱乐场所消遣一下,“瓦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瓦子,又称瓦市、瓦肆,是一种大型固定游艺场所。“瓦子”的名字也是挺有意思的,取意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的意思,很是形象。 瓦子早在北宋时期就盛行了,据说在当时汴州城有50多座,南宋南渡之后,也把这种娱乐场所搬到...
“瓦子勾栏”,是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东京重要的民间演出场所,也是北宋文化的一大特色。瓦子内部有不同的专业艺人圈,不同的圈子用栏杆或绳索或幕帐围成,称为勾栏,一个勾栏即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演出场所。这种演出形式观众易聚易散,取瓦合、瓦解之义,故称瓦子。“瓦子勾栏”中常表演的伎艺有说书...
瓦子文化,是北宋时期的一大特色,它不拘于一个某种形式,生长在市井民间,在北宋开始便流传下来,直至南宋灭亡,它的存在,才随着历史慢慢退去,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瓦子却演变成更高端的时尚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瓦子在古时也有着不同的叫法,瓦子、瓦舍、勾栏都是它的兄弟,在唐朝末期开始,由于五...
01原著里的瓦子 皇城东边潘楼街,这一带是京城瓦子最繁华的地方,一连有三个规模比较大瓦子,桑家瓦子、中瓦、里瓦,这几个瓦子里有五十多个不同规模的勾栏,每个勾栏都有自己的名字,比较大的莲花棚、牡丹棚、夜叉棚、象棚,每个勾栏都能容纳几千人。有很多著名的艺人会来这里演出,就像咱们现在演员开的演唱...
清代 和田玉「仙鹤穿莲」瓦子「旧藏」长8.3cm高6.5cm厚1.2cm 清代和田玉「仙鹤穿莲」瓦子的藏品,更是以其超凡脱俗的美感和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与赞誉。此件「仙鹤穿莲」瓦子,尺寸长8.3厘米,高6.5厘米,厚1.2厘米,重达75.8克,虽非巨制,却以小见大,尽显玉石雕刻之精妙。它选用...
宋代商业发达,出现了“瓦子”。“瓦子”是指()。宋代商业发达,出现了“瓦子”。“瓦子”是指()。 A. 娱乐贸易场所 B. 早市 C. 夜市 D. 庙市 答案: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历史文化©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宋代“瓦子”与“社火” 当宋代大曲歌舞以其超乎前人的铺张与侈糜,流行于宫廷和上层社会的时候,宋代城市和乡间的老百姓也在安排着自己的玩艺儿。 北宋和南宋,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步和发展,北方和南方出现了一些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百业兴隆的都市。在汴京、临安、温州、泉州等城市里,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瓦子 wǎ zǐ 词语wǎ zǐ 注音ㄨㄚˇㄗˇ 引证解释 1. 碎瓦片。 唐 杨凝式 《赠张全义》诗:“ 洛阳 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诡习》:“江淮 术士 王琼 ,尝在 段君秀 家,令坐客取一瓦子,画作龟甲,怀之。一食顷取出,乃一龟,放於...
一、 瓦子勾栏的概述瓦子勾栏是宋代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在城市街道上建立的类似于篱笆的围栏,用以围绕市集或庙会等娱乐活动的场所。宋代瓦子勾栏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市区街巷的分隔和修饰。它以瓦子为基础,通过悬挂栏杆或扎栅栏的方式,将街巷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瓦子勾栏的形式多样,有的...
瓦子具体起源时间不详,萌芽于唐朝末期,盛行于北宋。靖康之变南渡之后,在杭州(临安)又大行其道。至今在杭州还有瓦子巷,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老地名。瓦子,可以说是宋朝的独有“新标签”,是宋朝史籍资料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之所以在宋朝“发扬光大”,其一是打破了唐朝里坊制度,取消了宵禁,夜市经济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