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名为《瓢鲇图》的画作,创作于1409年,尺寸为111.5×75.8厘米,采用纸本墨画淡彩技法,目前收藏于京都的退藏院。在15世纪的日本,一些学识丰富的僧侣诗人和画家在寺庙中与贵族交流,探讨宋代的文学艺术,形成了诗画轴的传统。这种画作上部通常留白,供人们题诗作词,类似我国的立轴,日本称之...
关于《瓢鲇图》公案细节涉及十分广泛,围绕的主旨是“如何用葫芦瓢捕捉到无鳞浑身滑溜的鲇鱼”至于禅僧的题赞及个体观点,或可依《天目中峰和尚广录》所载,公案并非个人知识的臆断,亦非刻板的依文释义,实质是会灵泉、契妙旨、破生死、越情量的不二至理。关于如拙和《瓢鲇图》日本学界已有详实广泛学术研究,有兴趣可...
所属专辑: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三) 音频列表 1 信贵山缘起绘卷之«飞仓»(日本)12-15世纪 89 2017-07 2 瓢鲇图(诗画轴局部)(日本)大巧如拙 98 2017-07 3 松鹰图(屏风画局部)(日本)狩野永德 112 2017-07 4 姬路城天守阁(日本)1581-1609年 ...
【名称】瓢鲇图 【类别】绘画 【作者】大巧如拙 【原属】日本 2简介 编辑 此幅《瓢鲇图》(此图只是局部)作于1409年,有111.5×75.8厘米, 纸本墨画淡彩,现藏京都退藏院。 15世纪起,在日本的一些大寺院内有些学养有素的僧侣诗人和画家,他们经常受到贵族的青睐。于是,寺庙就成了达官贵人与僧人们谈文说艺...
瓢鲇图,《瓢鲇图》(诗画轴)是日本京都相国寺内画僧大巧如拙的作品。大巧如拙据传原为中国明朝时人,在应永年间渡海赴日本九州,后至京都,师从日本水墨画前辈吉山明兆学习绘画。此作品大小为111.5×75.8厘米,现收藏于京都退藏院。该作品创作于15世纪,当时日本的大寺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