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瑞云峰静立带城桥畔,与网师园咫尺相望。其园林归属,恰似一部微缩江南园林史:始于徐氏东园,入织造署官产,民国时振华女校创始人王谢长达购得园址,建校立学。校史馆藏1920年代影像,石立庭中,旁有女学生倚栏读书,石不语而育人,诚为奇观。四、云岫文光,千秋雅韵 历代文人,皆以此石为灵感之源。沈复《浮...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织造使者全德为迎接高宗弘历第五次南巡,将闲弃在阊门外东园的“瑞云峰”,千方百计、大动干戈地移到城东南带城桥下塘“苏州织造署”西端行宫内,把传为灵石的瑞云峰小心翼翼地矗立于园池中央,奇峰正面朝北,正对皇帝寝宫。池水碧澄清澈,四周绿荫蓊郁,形态各异的诸...
董份用船把瑞云峰运往南浔,不料在太湖里又一次覆舟,随即打涝,最早出水的竟然是瑞云峰的石盘,诧异之极,再令人寻瑞云峰,终于也出水了。只是董份得到的瑞云峰葱味十足,为了运送这块巨石,那是船到南浔时,曾用万余斤葱铺地,葱汁丰稠腻滑,石借以滑行,竟致“南浔数日内葱为绝种”。想不到,留园得此石,...
瑞云峰,这座坐落于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的古老石峰,承载着宋徽宗“花石纲”的传奇故事。其名“瑞”,寓意着吉祥如意,宛如紫气东来的祥瑞之兆。相传,瑞云峰源自洞庭湖,由朱勔精心采掘,峰上刻有的“臣朱勔所进”六字,见证了其不凡的出身。形似半月的瑞云峰,孔洞众多,姿态万千,涡洞与褶皱交织,透出一...
西方传统的审美观来衡量太湖石,瑞云峰实在算不上美,抑或很丑,但正是丑到了极点,也便成为美,这或许就是俗话所说的瑞云峰俗称小谢姑,由“花石纲”的罪魁祸首朱面采自太湖中洞庭西山元山之麓。瑞云峰是一块太湖石,与玉玲珑、绉云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石”。现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此石形若半月...
瑞云峰 瑞云峰,原称小谢姑,现位于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园之中。其形态宛若天际之半月,高度约为5.1米,宽度约3.25米,厚度则约为1.3米,展现出非凡的体量与气势。 左滑查看 关于瑞云峰的故事,可以回溯至北宋,彼时宋徽宗赵佶沉醉于奢华之境,诏令四方搜罗世间罕见的奇花异石,来修筑“...
探访苏州织造署旧址,怎能错过瑞云峰?这座宋代花石纲遗物,被誉为“江南四大名石”之一,位列榜首。瑞云峰曾是留园的三峰之一,镇园之宝。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迎接皇帝南巡,瑞云峰被移至苏州织造署行宫。据史料记载,北宋宣和五年(1223年)春,朱勔在苏州采办花石纲。太湖洞庭西山东麓有两座小岛,岛上各有一太湖...
瑞云峰,曾被誉为“小谢姑”,源自太湖之滨。因其天生的奇巧,被选入花石纲中。但命运多舛,大宋东京的艮岳尚未完工,百姓已成无主之民。这奇石最终又回归了太湖之畔,静静卧在具区边,重归寻常。无论是夜放瑞光的神奇景象,还是作为花石纲的历史遗物,瑞云峰都已超越了普通石头的范畴,成为了太湖地区颇有...
鉴赏——江南四大名石..瑞云峰是一块太湖石,与玉玲珑、绉云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现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
瑞云峰介绍:瑞云峰又称北峰,是大泽山最高峰。瑞云峰状如莲花,又像一个硕大的笔架,在东峰阳面半腰有明人王之都留下的“瑞云峰”三巨字。此峰是大泽山最壮丽、最巍峨、最陡峭的一峰,为众峰之宗,登大泽山不登此峰,便虚此一行。峰顶为可容二三十人的向东南倾斜的石坪。站在峰巅,一览众山小,眼界和心胸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