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琏溪村,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它坐落在石台、祁门、黟县三县交界处,古时是人员往来和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据《石埭县志》记载,琏溪村的汪姓居民在明代初期定居于此,形成了这个村落。琏溪村的汪氏后裔以经营油坊为生,利用当地的菜籽、桐籽、乌柏籽等...
石台县琏溪村位于秋浦河上游的琏溪河畔,与黟县和祁门县相邻,整个村子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其中汪氏宗祠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村中还有众多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让琏溪村成为了很多摄影爱好者采风的地方。村中充满徽州特色的老建筑,精巧的...
一条秋浦河,蜿蜒曲折一百八十公里,从安徽石台起源,经过贵池杏花村杜坞流入了长江,位于秋浦河上游有一个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个村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琏溪村,小村依山傍水,一派自然,青石小巷悠长,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固守着老派徽州人的生活习惯。横渡镇琏溪村位于石台县城东部,地处深山之中,交通的不方便...
琏溪村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汪氏宗祠上,具体特点如下:历史悠久:汪氏宗祠始建于明朝1424年,已有600多年历史。它由石琏溪的汪氏旺族及14支异地汪姓宗族共同修建,是石台、黟县、祁门等地部分汪氏宗族的重要象征。建筑特色鲜明:汪氏宗祠具有明代典型设计风格,宽24.6米,进深33.1米,脊高10.2米,...
走进横渡镇琏溪村,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小桥流水、古色古香。近年来,琏溪村紧紧围绕“名村培育”目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为着力点,依托“古色琏溪”党建品牌创建契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
在石台县琏溪村就保存着这样一座古老宗祠——汪氏宗祠。 琏溪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永乐末年(1424年),前后三进(原有四进),坐南朝北,平面呈不规则“凸”字形,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是石台县目前幸存的祠堂中规模最大、年代最久古宗祠。 ...
位于横渡镇琏溪村的汪氏宗祠,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明代建筑。这座宗祠宽24.6米,进深33.1米,脊高10.2米,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细的雕刻工艺令人赞叹。中间设有一宽敞天井,斗拱、梁架和棱柱等都展现了当时的精湛技艺,至今仍保持完好。据《汪氏宗谱》记载,宗祠始建于明朝1424年,已有600多年历史。...
琏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福贵说:“我小时候就是汪师傅理的发,我家小孩的胎发也是他剃的。我们村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他,尊敬他。”当问起汪师傅何时放下剪刀不干了,他语气坚定:“剪到剪不动为止!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服务,这是为人民做好事,也是我的本分。”从18岁到76岁,汪师傅见证了乡村...
琏溪村琏溪、河北中心村背靠龙蛇山,秀美的宇溪河绕村而过,有着环境清幽、风光旖旎的生态自然风光,同时该村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典型的古村落,形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全县划分为十一都,琏溪村属八都辖区。明初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驿站开始兴起,如今...
#发现别样安徽#【石台琏溪村】位于池州市石台县横渡镇,小村依山傍水,青石小巷悠长。该村形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余年,村中有石台县乃至整个皖南地区幸存的规模最大、年代最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