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二障”指的是什么?其实在佛教之中所说的“二障”指的是理障和事障两种,正是因为这“二障”的影响,导致修行者在觉悟上不等的差别。因此,作为修行之人,要想在修行之上有所觉悟,就必须正确地理解这“二障”的真正意思。在佛教之中,所谓的“理障”,指的非正知正觉,也谓之邪见、理惑等障碍,这...
谷隐禅师道:“汝以病为药,又安可哉?” 昙颖禅师道:“事如涵得盖,理如箭直锋者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实未喻旨。” 谷隐禅师道:“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况事理能尽乎?故世尊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 昙颖禅师一听,恍如梦觉,便问:“如何受用?” 谷隐禅师道:“...
昙颖禅师道:“事如涵得盖,理如箭直锋者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实未喻旨。” 谷隐禅师道:“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况事理能尽乎?故世尊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 昙颖禅师一听,恍如梦觉,便问:“如何受用?” 谷隐禅师道:“语不离集臼,安能出盖缠?’ 昙颖禅师叹...
理和事这两个字就是学佛路上最大的障碍,理障就是障碍正知正见的邪见。事障就是障碍我们获得涅槃解脱的贪、嗔、痴种种恶行。 简单理解这二障一个是思想,一个是行为。思想上的障碍就是理障,行为上的障碍就是事障。 佛经上又提到:“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
昙颖禅师道:“事如涵得盖,理如箭直锋者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实未喻旨。” 谷隐禅师道:“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况事理能尽乎?故世尊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 昙颖禅师一听,恍如梦觉,便问:“如何受用?” 谷隐禅师道:“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 昙颖禅师叹道...
禅宗公案:理障事障 故事背景 在古代的襄州,有一位名叫谷隐的和尚,他承继了投子山大同禅师的法嗣。 一天,谷隐和尚和昙颖禅师一同参与了集体劳动,也就是普请。 在劳动的间隙,两位禅师展开了一段关于禅宗哲学的对话。 白话文解析 谷隐和尚问昙颖:“咱们今天是不是要搬柴火?”...
昙颖禅师道:“事如涵得盖,理如箭直锋者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实未喻旨。” 谷隐禅师道:“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况事理能尽乎?故世尊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 昙颖禅师一听,恍如梦觉,便问:“如何受用?” 谷隐禅师道:“语不离集臼,安能出盖缠?’ 昙颖禅师叹...
如何克服“理障”呢,也许应该像孔子所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不要固执己见,也不要顽固地突显自我,以开放心态对待一切意见,一切道理,一切事物,一切人。所谓“事障”,就是被某件事所羁绊,难以摆脱,思维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这件事所控制,并由这件事带来越来越多的事,想法...
阿弥陀佛,你好,障是障碍,阻碍的意思,理障是说道理不明,事障是说一些事情对我们造成的某种障碍。事障不是你说的成熟后出现的恶缘障碍,而是,我们想要做这件事的初始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说成不良因素。
1.事障易克;事情的有成,皆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只要有了思路、目标明确、笃定前行,功成则是时机问题。诸如跑步,确定了目标,跑就完了、目标自成。再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即便错了9999次,只要其方向、思路明确,终会成功。 2.理障难除。《菜根谭》“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