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等流派。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之一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首先产生于美国国会研究,其原因是理性选择理论在解释政治现象时存在局限。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种假设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即“阿罗不可能定...
【名词解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首先产生于美国国会研究,其原因是理性选择在研究政治现象时存在局限性。理性选择主义理论假设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但现实中却存在一个稳定的多数,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人们转向了...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坚持把“理性的个人”作为理论分析的起点,以个人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 ,把制度安排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来解释和预测个人行为及其导致的集合结果。制度就是某种规则,该规则界定、约束了政治行为者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采用的策略。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偏好是外生于制度的,遵守制度不是道德使然,而是经过计...
对制度的系统分析是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人与制度的双向互动关系是理论关注的重点,突出强调自利性动机和个人偏好选择的重要,而制度的作用则在于影响和引导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作出的行为方式选择,为个人选择既提供机会又构成约束。总结来讲,在充分理解制度...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主要探讨了在行为体偏好给定的条件下,国际制度如何改变了国内行为体在信息、权力和利益分布上的既有均衡状态,从而影响了国内政治的结果。如果国内制度具有集权的特点,国际制度就可以作为信号和承诺装置;如果国内制度具有分权的...
RCI的核心在于通过理性选择理论,揭示制度如何影响政治行为和结果。它强调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理性选择来优化制度设计。这种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投票行为和联盟形成,还广泛应用于解释国家、官僚机构以及立法过程中的政治现象。总的来说,RCI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理论框架,使政治学家...
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埃里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等人开发并完善了制度性的理性选择与发展框架,提出了在特定制度安排、政治法律规则、社会经济发展、公众文化认知等因素下的行动者策略互动分析思路,并广泛应用于分析组织团体的决策与选择过程。本研究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是一个多重的概念集合体,基本分...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发生路径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国家研究的理论概念与方法工具主要源自新制度经济学,也注重从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中汲取前进动力,尤其是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背景下以国家理论的传统理论和新近成果为动力来源。新制度主义的兴起促使政治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将分离已久的制度研...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源起于17世纪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之后伴随着理性选择理论的兴起,结合了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概念与方法,不断丰富自身理论体系并延续至今。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在行为主义科学方法论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发起了理性选择革命,为后续政治学研究借鉴现代经济学方法...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维度 第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采纳了一系列行为主义的假设,他们认为相关行为人有着固定的偏好,行为者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工具性的,他们能对实现各种偏好的行为方式进行优次的排列,并选择最优的策略实现自己目标效用的最大化。 第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将政治看作是一系列集体行为的困境,永远面临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