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消毒后,于中脘、梁门、阳陵泉处行提插捻转泻法;期门处平刺,行捻转泻法;太冲、行间、内关、公孙等穴施行捻转泻法,诸穴均留针30 min, 每10 min 行针1次。取针后,于双侧足三 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₂。术毕,患者诉胃脘部疼痛明显 缓解。次日复诊,按前法巩固治疗,暂不予穴位注射,改 针刺膻中穴,行平补平泻...
郑氏针法处方配穴常使用远隔配穴法(包括循经、原络、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配穴法)、局部配穴法(包括前后、邻近、阿是穴“天应”穴配穴法)、远近配穴法(包括上中下、远近双侧、远近单侧、远近交叉配穴法)[10]。郑氏针法认为配穴是针灸治病的处方,可根据病情的需要与患者易处体位,选取单一穴...
上面第一个病人辨证主要是患者术后气虚,除了耳穴的耳中,胃给予快速(200转/分)小幅度捻转外,其它穴位均谨遵《灵枢经》给予提插补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本人在辽宁中医杂志发表的《基于内经的五脏六腑咳的理法方穴术体系探究》中术的部分)。而第二位患者则重点在曲池穴给予提插的泻法。 针灸现在临床上多认为只...
本病失眠属于心脾两虚者,用艾灸的方法,能补心脾之气,使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安则夜卧能寐。 隐白穴为井穴,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之处,为治疗失眠较好的穴位。 在[术]上,神门,用三才法直刺人部,震颤催气,飞旋补法;三阴交用程氏三才人部...
2021年培医微信公众号针灸文章汇总,按照理法方穴术(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分类(编者:有些文章内容涉及多方面,只归类一目下。)。医学是关乎人之性命,非常严谨的学科,实实在在,不需要标题党来博人眼球。一篇文章、一个视频,认认真真通读一...
【理】两胁属肝,患者被碰撞之处恰在右胁肋部,且有瘀血而显示为局部皮肤瘀青,故可辨证为血瘀型胁痛。 【法】胁肋部有淤血故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使两胁气血通则不痛。 【方】本案中程老选择如下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膈俞、肝俞、阿是穴。
针灸处方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遵循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原则,辨证立方,本文笔者从“理、法、方、穴、术”五个角度对针灸处方的结构与思路进行阐述。1 依理定法针灸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选穴配方,通过针刺腧穴产生酸、麻、沉、胀的刺激沿着经络巡行感应传导,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
【理】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素问》中有记载:“寒期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在该病案中,患者腰痛的原因及其他诸症均示该腰痛为寒湿腰痛,寒湿凝滞经脉而致气血不通而痛。 【法】疏通局部气血,祛寒除湿以舒筋活络。
郑氏针法学术流派认为风湿类疾病属肢体经络系疾病,病位多在筋骨关节,发病多由于正虚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害人体.特从痹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选穴等方面对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理,法,方,穴,术一体化独特诊疗方案进行深层次分析,总结其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临床特色(即全面分析为纲领,辨证论治为关键;补虚培...
针灸新悟·针刺治神之理、法、方、穴、术 作者:武连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16.30 定价 ¥23.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加入购物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