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介堪1979年春创作的篆书条幅《刘宾客奉和裴令公夜宴》是一幅典型的以玺印文字入书的作品,将作品首字“天”与《玺印文综》卷一“天”字楷书字头下方的首个玺印钩摹稿的字法进行比对,发现二者完全一致,方介堪在入书时将趋于方形的玺印文字结体拉长,使玺印文字在入书后显得修长肃穆。条幅中苍生的“苍”字可与...
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玺印,这就是所谓的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
玺印文字数量庞大,在文字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古玺文字属于六国古文,可根据形制、内容、文字风格等特点分为楚、齐、燕、三晋四系,其时异体、俗体盛行,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秦汉印文字多数是篆文,秦官印尚能比较好地保留篆书写法,但在秦私印和汉官私印章中,有不少受隶书影响而产生的篆文俗体。
战国时期的玺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大的超过一寸,小的只有一厘米。白文印多带有界格,朱文印则显得纤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同,玺印中的文字也千变万化。文字的排列结合了印形,有的增笔,有的简省,有的合文,还有的偏旁移动、倒置。字型或端庄,或倾斜,不拘一格,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即使是官玺,制作时也不拘...
六国玺印中的类似情况虽然不能完全以刀法论之,但其表现出的写意意味,本质上等同于当代写意篆刻。与当代写意篆刻重在主观塑造不同的是,六国玺印是以实用为目的、是在自然运用通行文字形态的同时,兼及章法形式的工艺制作。六国古玺中所表现出的写意意味,所蕴含的写意要素,更多的是今人青眼相加的风景。当然,非主观不...
关于所谓的“急就章”问题,那实在是由于时代风格而造成的面貌。通过较长时间、对较多实物资料的观察,文豪老师认为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代玺印文字中以刻凿而成者占大多数,它们的基本刻法有如下三种: ①一刀刻。即对于印面文字笔划无论横、竖、撇、捺、点,皆以一刀刻成,不加修饰,刀痕一般不很深,刀痕的断面尖锐...
古今玺印文字发展由钤泥封检转变为钤纸帛,印文由阴款变为阳款,印面由小变大。隋唐时代朱文印章的使用,促使了印章章法的重大变革。入宋以来,朱文印面的文字章法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由疏变密,整齐紧凑,笔画均匀,横竖笔画平直规整,有些文字笔画反复盘曲,形成笔画多叠的印文。 L九叠篆微博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û...
前面一篇文章,文豪老师介绍了中国玺印的用字——民族文字入印与画印。但是除了这两大文字系统之外,中国古代玺印上所见到文字还有部分民族文字与画印。本文老师也做一个讲解! (一)民族文字入印 我国自占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中国古代印章的发展,使得汉族之外的许多民族用他们本民族的文字来制作印章。唐宋之...
《古代篆刻与玺印文字》是2010年3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品目录 一 篆刻概说 二 古老的先秦玺印 三 丰碑耸立的秦汉印章 四 印章与书画的联姻——唐宋鉴藏印 五 五代及宋代书画款印 六 元花押印和元朱文印 七 不闲的“闲章”八 明文彭与吴门派 九 明清之际其他名家 十 清代篆刻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