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phenomenology),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犹太人哲学家E.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1859~1938)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
现象学(英语:phenomenology)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奠基于1900年,胡塞尔深受波查诺(B.Bolzano, 1781-1848)之“真理自身”——即超越时… 管理 切换为时间排序 《存在与时间》live准备课第二讲: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文本重构) ...
总的来说,布伦塔诺和胡塞尔都对现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在现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意向性与括号化(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意向性和现象学还原(括号化)。这两个原则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现象学方法论的基础。 意向性 意向性是指意识总是关于...
现象学的学科是由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界定的。现象学研究从第一人称角度体验到的意识经验结构,以及相关的经验条件。体验的核心结构是它的意向性,即通过其内容或意义指向世界中某个对象的方式。我们都会经历各种类型的体验,包括感知、想象、思维、情感、欲望、意志和行动。因此,现象学的范畴就是包括这些...
现象学是研究,从第一人称角度体验到的意识结构的学科。体验的核心结构是它的意向性,即它是指向某物的,因为它是对某个对象或关于某个对象的体验。一种经验之所以指向某个对象,是因为它的内容或意义(它代表了对象)以及适当的有利条件。现象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别于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伦理学,但...
简而言之,现象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从经历过现象的人的角度,来探索现象的本质、来描述现象的本质。现象学的目标是描述这种经历的意义,包括经历的内容和经历的方式。有不同种类的现象学,每种现象学都植根于对人类经验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现象...
五、现象学的开展(二) 可见,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通过揭示意识活动的意向性及其时间根基的盈余结构或晕结构,发现了可能性在先的实情,以现象学直观的严格方式将哲学思想从真理符合论意义上的“确定性寻求”(杜威语)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给予后继者们以一个全新的哲理空间。海德格尔之...
现象学的边缘性 张祥龙 当代现象学以“意向性”(Intentionalität)学说为最明显的特征,而它所依重的方法,即便是动态化和直观化的,却似乎还是代表了一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胡塞尔的名言,即“任何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观念Ⅰ》[1],第96节),好像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这个“某物”似乎主要是个...
现象学可以揭示生活在城市中的体验,或作为母亲的感觉。我们看到一面旗,是怀念和信任,还是蔑视和愤怒。作为一种工具,它可以描述像卡车这样的事物的体验。任何卡车都有重量、颜色和形状。卡车的行驶速度和牵引力,都有我们可以测量的物理极限。我们可以思考这些数据点,但它们对卡车在我们的生活,和社区中所扮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