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代表作:《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创制时间: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性别》《文学之用》《超越女性主义美学:女性主义文学与社会变迁》。 2010年,获古根海姆奖。 2000年,获美国现代语言学会颁发的威廉•帕克•赖利奖。
出乎意料。性别只是作者分析借用的一个范畴(也不纯是工具,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人自属、无所不在的),核心想要敲打的是现代性(尤其在第一章和后记)以及由现代性衍生的一系列概念(中间章节)。作者立足于多学科视角,各种学说、流派信手拈来(是否准确是另一回事),对目标文本生成的复杂性、语言表达的有限性以及自身认知能...
📚 书名:《现代性的性别》 🖋️ 作者:芮塔·菲尔斯基 (Rita Felski)这本书对女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而令人激动的探索,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性理论,并大胆质疑了某些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或是将现代性妖魔化为内在的父权制的产物,或是假定了一个有关现代社会男性经验和女性经验之...
谈论现代性的性别,真是个有趣又复杂的问题。在马歇尔·伯曼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书中,他提到了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比如浮士德、马克思和波莱德尔,他们的现代性性别被归为男性。然而,在盖尔·芬尼的书中,她强调了现代性再现的想象性中心是女性的心理和性别,她的代表人物包括海达·高布乐、莎乐美和露露...
书名: 现代性的性别 作者: [美] 芮塔·菲尔斯基 页数: 304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6 全书阅读笔记 一、现代性和女性主义 现代性兴起于一种讲求“稳定、统一、规训和控制世界”②的文化中;与之相反,它又指向了“对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不连贯体验,将之视为过渡的、转瞬即逝的和偶...
《现代性的性别》聚焦于现代性与性别的关系这一深刻且复杂的议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常提及“现代性”,可它与性别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往往被忽视。菲尔斯基在书中指出,现代性并非一个抽象孤立的概念,它与性别观念的演变紧密相连。在传统认知里,现代性常被视为理性、进步、男性化的象征,而女性则被置于...
这部《现代性的性别》就是“把性别作为方法”,鲜有地以处于历史叙述边缘的女性视角直指现代性的“阿喀...
《现代性的性别》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回答这几个问题,或者说,通过对“现代性”的多种复杂的性别隐喻式文本的分析,展现女性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从而揭示unseen(invisible也可以?)women与现代性的复杂关系。这不是旨在建构整体性的、关于“性别为女的现代性”(或者“女性的现代性”)的知识,相反,我认为它的目的是...
何为“现代性的性别”?现代性是抽象的历史分期,怎么会有性别?现在,人们喜欢谈“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在这一语境下该说法其实也没那么古怪。如果我们的历史观念注定会被叙事的解释性逻辑所影响,那么相应地我们创造的故事也会揭示出性别象征意义必然的存在和力量。文化文本中充满了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