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鉴了西方的文类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学者提出的“作为文学-社会制度的文类”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制度的解构与建构为基础的文类史研究的构想。作者张丽华分别从报刊、翻译、小说形式以及小说话语四个层面,来共时地考察清末至五四的“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构过程:通过对形构...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是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丽华。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鉴了西方的文类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学者提出的“作为文学-社会制度的文类”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制度的解构与建构为基础的文类史研究的构想。作者张丽华分别从报刊、翻译、小说形式...
由“不及原本”、“不像汉文”这两个“要素”所构成的文学翻译,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要忠实地复制原本的内容与风格,而是希望借助翻译来锤炼中国文中“容得别国文的度量”,从而扩大中国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由此可见,吴汝纶在严复那儿未能实现的翻译理念,却意外地由周氏兄弟接了过来,并在此后新文学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
2005年的冬天,我以访问博士生的身份来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博学多闻的瓦格纳(Rudolf G. Wagner)教授听说我对现代中国学者文人的自传感兴趣,便向我极力推荐德国学者Irmela Hijiya-Kirschnerai的一部研究日本私小说的著作《自我表达的仪式:作为文类与社会-文化现象的私小说》(Rituals of Self-Revelation: Shishōsetsu...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通过文类形构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章《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借鉴了西方文类学理论,特别是德国学者的“文学-社会制度文类”理论,关注的是文类的制度性解构与建构。作者张丽华从四个关键层面探讨了这个时期短篇小说的演变:首先,她聚焦于...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兴起的历程1. 文学革命与文类构建 本章探讨了一代代文学形式的变迁,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通过文类视角分析短篇小说的定义和研究策略。2. 近代报刊与新体短篇小说的兴起 以《时报》为例,这一章节详细研究了新体短篇小说的诞生,包括媒体的影响、读者的接纳以及小说与...
工笔细绘的文类生成图:读《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 李婉薇 - 《鲁迅研究月刊》 - 2014 - 被引量: 0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 以文类形构为视角 張, 麗華 - 2011 - 被引量: 0 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 斯,诺 - 湖南...
《夜莺眼中的精灵》与后现代叙事策略 安·苏·拜厄特(A.S.Byatt)被誉为当今最有魄力的后现代短篇小说作家之一.童话故事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或以独立形式存在,或以插入文本的形式蕴含于主... 孟育凤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被引量: 1发表: 2010年 网络小说故事空间形态的文学生态...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 保证正版图书 ,可代查书籍13654175075 作者:张丽华 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10.34 定价 ¥621.68 配送至 辽宁营口市 至 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佰拓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