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1310-1381),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元代末年即有文名,被朱元璋征为顾问。明朝开国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令)。朱元璋即位后,逐步杀戮功臣,宋濂及早告老还乡。为了不使朱元璋产生猜忌,宋濂每年都要到京进见,表示忠心。但终于被贬谪而死。 为您推荐 环翠亭记明宋濂 环翠亭记阅读 环翠亭记原...
宋濂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明道致用”是其重要的论文主张。他善于把一件平凡的小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赋予其作品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政治色彩。《环翠亭记》就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作品把以许仲孚为代表的中下层人民勉力耕凿、兴杯歌吟的朴实生活和以宋濂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对新王朝的殷殷之情表现得极为真实...
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①,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融于南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jìng 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
在和平时期,有个名叫仲孚的人,遵照先父之命,种植了一万根竹子,并在其中建起一座亭子。每当雨过天晴,晨光微熹,亭子在空明中若青琉璃般闪闪发光,竹叶间的光影晶莹流转,映衬得四周一片翠绿。仲孚在亭上吟啸,仿佛置身于翠水之畔,期待仙乐降临。虞文靖公听闻此事,赞道:“这足以抗衡清寂,净化...
宋濂,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论文主张“明道致用”,擅长将平凡生活与国家大事相融合,赋予作品深厚的时代感和政治色彩。其代表作《环翠亭记》便体现了这一风格。文章通过描绘许仲孚等中下层人民勤劳耕凿、吟唱生活的朴实场景,与宋濂等上层统治阶级对新朝的期待相互映照,展现出了真实的社会面貌。尽管...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3-08-12 00:57:47 小编: :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
宋濂,字景濂,出生于1310年,逝于1381年,是浙江金华人,他早在元代末年就以其杰出的文学才华而闻名。朱元璋在位期间,他被征召为顾问,为朝廷提供了重要的智囊支持。明朝建立后,宋濂的官职一路升迁,他担任过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这一职位意味着他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是朝廷的核心官员。然而,朱元璋...
明代: 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