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点:①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②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
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38号――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国家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38号 【发布部门】60242 【发布日期】2018.09.13 【实施日期】2019.07.01 【时效性】尚未生效 【效力级别】XE0303 生态环境部公告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19―1997>,本导则有关水的理化性质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理化性质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和水体利用方向改变两个方面B.水理化性质改变指水体质量类型在Ⅰ~Ⅲ类范围内的变化C.水理化性质恶化指水体质量类型由Ⅰ~Ⅲ变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指出,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②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森林公园是重要生态敏感区,生态背景调查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结果...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19―2011),依据( ),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A.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污染源特征B.影响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评价项目的污染源特征C.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D.影响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
题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 )。 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B.方式及其强度C.源及其影响方式 D.源及其强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反馈 收藏 ...
题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预测( )。 A.潜在的后果B.累积影响C.不利影响D.不可逆影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
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现状调查要求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 )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A.生物量、生态背景特征B.生物量、物种多样性C.生态规模、物种多样性D.生态背景特征、物种多样性 2单选题:按照《环...